上世紀80年代,余友珍僅僅是武漢市洪山區東湖村霍家灣的一位普通的菜農,經過多年的改建擁有了3棟5層樓的私房,大多用于出租。2008年開始趕上征地拆遷還建,余友珍先后分得21套房子。余友珍耳聞目睹村里有人拿到多套還建房后,不做正經事,沉湎于打牌賭博,甚至吸毒。為了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從1998年起,失地后的余友珍到武昌區城管局當環衛工,月薪1420元,一周僅休息一天,凌晨3點半就要到崗。何曉剛/CFP
余友珍負責約3000米馬路的保潔,每天要沿街來回清掃6個小時,擦洗8個垃圾箱。1日記者現場看到,余友珍拿著濕抹布,彎腰擦了一會兒,箱體表面很快就結了一層冰碴兒。
上世紀80年代,余友珍是洪山區東湖村霍家灣菜農。夫妻倆起早貪黑,辛苦攢錢,在灣里第一個蓋起了三層樓私房。到武漢打工的外地人越來越多,余友珍就將空余的幾間房用于出租,到上世紀90年代初,每間每月至少能收50元錢。攢了錢后,又蓋房又加層,幾年下來,她共擁有了3棟5層樓的私房,大多用于出租。她說,當時農村建房管得松,家家都蓋房。令她沒想到的是,2008年開始趕上征地拆遷還建,她居然先后分得21套房子。后來,她陸續賣掉了4套。
從1998年起,失地后的余友珍到武昌區城管局當環衛工,一周休息一天,凌晨3點半就要到崗。雖然后來成了“富婆”,但她依然沒有放下掃帚。工作中,常常被人冷眼相看,但她仍然樂此不疲。清掃班里的很多同事都想不通:“余師傅家里那么有錢,還要來吃這個苦!”對此,余友珍有自己的說法:“我想給兒子、女兒做個樣子,不能天天窩在屋里坐吃山空。”
余友珍耳聞目睹村里有人拿到多套還建房后,不做正經事,沉湎于打牌賭博,甚至吸毒。她對子女有言在先:“你們要是不做事,我就把房子捐給國家。”現在,她的兒子在東湖風景區當司機,月薪2000多元;女兒也是上班族,月薪3000多元。
余友珍坦言,除了種菜,她沒有別的專長。經人介紹,她曾到武昌東亭一家印刷廠,給20多號工人做飯。這份工作干了兩年多,印刷廠倒閉,她再次失業。但余友珍一天都閑不住。1998年,鄰村好姐妹王臘英在武昌區城管局當環衛工,問她有沒有興趣來掃地,就是有點苦。勞作慣了的余友珍想,那算什么苦,掃地就是做清潔,不苦。余友珍說:“我挑過20年大糞,以前種菜時,下午五六點鐘,城里工人下班了,我們要到田里澆糞,一直澆到晚點八九點。一輩子苦慣了,不做事心里不踏實。”一開始,余友珍上早班,凌晨3點半,從岳家嘴一直掃到汪家墩,一次打掃得要兩個多小時。掃到6點多,城管部門會給環衛工配送早餐,有包子、饅頭、豆漿。早餐一周只送兩次。不送飯時,余友珍會帶點米來,煮一鍋稀飯,就咸菜過早。在同事眼里,余友珍是個富婆,可她最看不慣的,是有了錢就看不起做體力活的。有一次,一輛的士的車輪壓住了垃圾,余友珍讓司機把車子往前挪一挪,可司機不愿走,而且還用臟話侮辱她。一旁的同事氣不過,怒斥對方:“我們掃大街的怎么了,她的錢拿出來可以砸死你!”同事呂新勝是個年過六旬的老人。他說,余友珍做事認真,雖是清掃班副班長,但有什么重活、臟活從來搶著做。垃圾車來了,要把垃圾桶往上掛,她總是第一個往上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