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友提供的行程單,中華兒慈會此行有10多人,包括財務、辦公室人員,將在舊金山、亞特蘭大和華盛頓等地考察。但“該會迄今無一筆指定捐款用于出國考察,極有可能非正常使用善款。”
10月25日下午,中華兒慈會公開回應稱,此行是應美國亮點基金會主席邀請,為期一周,考察團由9人組成。“目的在于了解美國社會公益慈善業,尤其是少年兒童領域公益慈善業的發展、運作情況,交流公益慈善工作在社會發展中相關運作的體會,學習美國公益慈善文化中的先進理念和運作模式。”
中華兒慈會的回應遭到網友“庫崢”的質疑:“最核心的經費問題只字不提。中國公益危機危就危在一個‘怕’字,畏首畏尾,卻總被打中七寸。”
今天,中國青年報記者致電中華兒慈會,一名工作人員稱:“我沒有什么可說的,看官網聲明就可以了。”
“國外的會議,一般是參加者自行承擔路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清華NGO研究所副所長賈西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交流本身是正常的開支,公益組織國際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但是誰參加了,去了哪里,開支是否在行政費用之中,這些都應該公開透明。”賈西津說。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章高良認為,“事情本身是比較合理的,出國考察對國內傳統慈善方式的改變很有幫助。像美國的洛克菲勒基金會、英國的‘慈善超市’等,都是發展得很好的公益模式。”
按照國際慣例,公益基金會可以從捐款中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用,這些費用必須對社會公布。我國《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基金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
“這個費用可以用作工作人員的工資發放、辦公用品的采購等,也可以用作正常出國考察的支出。”賈西津說。
不過,一名公益界人士告訴記者,這筆錢“具體怎么使用,我們現在并沒有明確規定,給了公益組織一定自主空間。但這并不是說,10%以內的不要公開。10%的部分,是發工資了,還是去出差了,都是要公開的。”
“在10%的范圍內,基金會怎么使用這個資金,我們現在都是對外界公布的。”章高良說,每年基金會都必須通過登記管理機關的年度檢查,國家級的基金會也都會主動在官網或者相關媒體上公布年度工作報告。現在,可以在基金會中心網查到每個基金會的年報。
章高良坦言,現在的問題是“公開多少才夠。”
“比如說,基金會買了一個什么設備,設備具體花了多少錢,要公開這么細,比較困難。”章高良說。
賈西津認為,關于國際交流具體項目的財務報告,應該是公開的信息。“原則來說,所有非營利組織的財務信息都不是秘密,公眾有權獲知這些信息。”
“行政費用花銷于什么方面,基金會的財務報表上應該要有細則。”賈西津說,在出現公眾質疑的時候,更合適的做法是公開這些信息。之后可再向公眾解釋,行政開支是正常的。
至于此次出國考察的經費問題,該名工作人員稱“我們近期內會公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