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會高度關注農民工學校發展。”上海閔行育苗小學校長阮小娟為此欣慰不已。隨之而來,也有讓她煩惱不已的事。社會捐贈活動過度追求儀式,讓阮小娟深感“壓力山大”,直呼“吃不消”。
昨天下午,來自閔行區的七所農民工子弟小校校長聚集在銀星小學,共同探討農民工子弟小學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華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小微當場布置作業,請校長在一張白紙上分左右兩欄,寫下“機遇”和“挑戰”。阮小娟在“挑戰”一欄第三條寫下:“社會捐贈活動儀式化,干擾學校日常工作。”
“學校經常接受社會捐贈,但捐了還要搞個儀式。有的企業要求學校準備條幅,還要學生配合活動。作為校長肯定要出面接待,還要準備發言材料。有時一個月最多要接待三四次,我們還必須要配合。這既影響學校正常工作,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阮小娟無奈地說。
既然如此,不能拒捐贈單位于門外嗎?阮小娟表示,都是出于好心相助,一般情況下不好意思拒絕。有些則是上級部門直接派下來的,怎好拒絕?
“其實,我們也很感謝關心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單位。企業所捐贈的物品我們通常當作學生獎品,捐贈的資金用來幫助貧困學生。我只是希望捐贈單位能簡化儀式,讓學生真正得實惠,減少學校的接待壓力。”阮小娟。
談到這個話題,不少校長都頗有同感。文馨小學校長顧文蘭接過阮小娟的話茬說:“經常接待各種捐贈,肯定會影響學校的正常運作。現在有單位向我提出捐贈,我會直接問他,是不是一次性捐贈,而且要求搞儀式。如果是這樣,我就會直接拒絕。”
近日,銀星小學就要準備接待一家外資企業的捐贈。企業事先提出,在學校搞個捐贈儀式。并提出請校領導講話,要百名同學參加。同時,還要求校園廣播配合。“企業來搞這個儀式還是在上午,正是學生上課的時間。兩個班肯定上不了課,校園再一廣播,全校學生的課都被打亂了。”該校政教處主任張四平向記者大倒苦水。
華師大教育學系副教授程亮說:“社會捐贈對農民工子弟學校來說是一種支持,過度儀式化對學校就是一種負擔。”華東師大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小微表示,能否將社會捐贈制度化,學校設定固定幾天舉行捐贈儀式。避免隨到隨贈,干擾學校正常工作秩序。
救助兒童會上海教育項目官員秦艷建議,也可以考慮把捐贈相關事宜交給政府部門或社會第三方來操作,以減少學校的接待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