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全國多個城市近日遭遇的持續數天的霧霾天氣,讓一個在外國人中間流傳若干年的略帶玩笑叫法——“北京咳”,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有專家表示,這詞兒是對北京的極度侮辱。(1月21日《經濟參考報》)
“北京咳”這么一個詞,確實有點讓人難堪。但要說這個詞侮辱了北京,那就有些草木皆兵、諱疾忌醫了。侮辱是建立在無中生有基礎上的,可在現實中,確實存在“北京咳”現象。“北京咳”指是外國人在中國期間產生的一種呼吸癥狀,主要出現在12月至4月間,表現為干咳咽癢,類似外國人水土不服的一種表現:到了北京就發作,離開北京后會自然消失。而且不僅外國人,一些南方人也表示,他們到北京或北方一些城市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經驗是一個重要的認識視角,但判斷一個現象或者事物,不應該排斥實踐視角。不能說因為字典上沒有記載,因為此前沒有注意,所以就否認客觀事實。誠然,在醫學上根本找不到這么一個詞。但“北京咳”是醫學更是環境學,它是環境惡化的衍生,醫學上沒有這個詞,只能說過去問題沒現在嚴重,或者過去沒有重視、重視不夠。出于對科學的尊重,對事實的尊重,對民生的尊重,應該承認“北京咳”的客觀存在,并且想辦法解決這一難題。
“北京咳”的說法說冤也有點冤,因為環顧周邊城市,這一現象也不獨發生在北京。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教授潘小川就表示,“北京咳”并非北京獨有現象,在國內一些污染嚴重的城市,一些體質敏感的人均可能會出現一些呼吸道疾病和身體不適。但說不冤也一點不冤。因為“北京咳”這個稱呼落到北京頭上,一來因為北京問題相對嚴重,二來因為北京是首都,更具有關注度。更何況,公眾也很理性,雖然說著“北京咳”,但不僅僅說北京;看似談的是醫學,其實談的是環境;講的是當前,其實重點還是講未來,指向的是大家怎么辦,環境怎么辦,未來怎么辦。
其實換個角度看,叫“北京咳”也可以轉壓力為動力。一定意義上,現在環境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轉型迫在眉睫。剛剛發生的“十面霾伏”,就是一個環境悲劇,但由此形成的環境意識,就治理環境污染來說,又是一個難得的契機。真要在意“北京咳”,那就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經濟社會轉型。就像當初的倫敦被稱為“霧都”一樣,問題解決了更能受到尊敬。
一個開放、包容、國際化的北京,應該各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到底是不是用“北京咳”侮辱北京,非北京獨有不是借口,醫學辭典里沒有也不是理由。最重要的是,不能讓“北京咳”成為城市流行病,不能讓“北京咳”永遠成為進行時,而應該想辦法讓其成為過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