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家一票難求,有關“拼車”的話題再度成為焦點。
2月2日,上海一家公司在武漢分公司的技術員彭琦送6名打工者回家過年,被執法人員扣車,稱其涉嫌非法營運,要罰款5000元。往前幾天,安徽人劉杰也在南京有類似遭遇,執法部門問了費用“報銷”的問題,然后提出要罰款3萬元。這些例子讓不少想嘗試拼車的人望而卻步,拼車時分攤油費看似合情合理,怎么就變成違法了呢?
雖然不斷有人呼吁修改“僵化的法規”,讓拼車合法化。但是直到今天,法律、法規對此尚無明顯的界定。
自2009年春運開始,本報持續關注民間拼車行為,記錄了拼車這種“合理而不合法”的行為,在沒有制度支持的情況下,艱難前行的進程。
公益名人、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郎永淳從去年起,連續兩年參與發起春節回家順風車公益活動。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進入汽車時代以來,特別是在霧霾逼近的情況下,能源和污染的問題不能回避,倡導拼車的環保理念意義深遠。
另一個拼車平臺“春節回家互助聯盟”的主辦方則給本報記者算了一筆賬:這3年他們每年投入約100萬元倡導人們拼車,如果以前兩年配對成功的情況保守估計,拼車客們至少省下了超過千萬元的路費。
可以明確的一個趨勢是:如果有更為智慧的安排,拼車將節省巨大的社會成本,撬動人們心中難以估值的善意,讓回家的路更加平坦。
“合理不合法”的尷尬
2月2日,26歲的湖北人向超帶著妻兒坐在彭琦的車上。他在廣西打工幾年了,每年春節,公司的老板會派一輛車接打工者回家,“這是給我們安排的,不要付錢”。
向超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這輛面包車里一共有6名打工者,加上司機和襁褓中的孩子,一共才8個人。當車行至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一個路口時,有一群執法人員把車攔住,“他們不攔私家車的,就攔我們這種面包車。”執法人員在這輛面包車里找到一張帶有“出租”字樣的名片,隨后扣車稱涉嫌非法營運,要求罰款5000元。
那一天,這輛車從上午10點多被扣押到下午6點多,向超抱著孩子又冷又餓,心中滿是憤怒,“我也沒交錢,司機也沒收錢,憑什么說我們是違法的?”
熟悉交通法規的董來超律師告訴記者,由于私家車不能從事營利性載客,因此,無償拼車不存在法律問題,發生金錢往來的有償拼車,嚴格來說是違法的。
董來超解釋說,哪怕收取的錢不足人均油費、路費,并未盈利,但只要收費,就意味著,破壞了私家車登記時注明的“非營運車輛”的性質。因此,私家車車主如果和拼車客簽訂付費合同,合同本身會因為違法而無效。而且,一旦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甚至會因這份“違法合同”透露出的“改變車輛運營性質”問題而拒賠。
不過,在這一規定的執行中,很難找到證據。如果沒有合同約定,同車者又眾口一辭的話,難以判斷所謂“盈利”和“營運”。湖北省執法人員以有“出租”二字的名片作為執法依據,而江蘇省執法人員問行車者公司是否報銷費用,在得到“差不多吧”的回答后,據此判斷該車也是“非法營運”。這些依據難以服眾。
更有學者認為,法律規定本身值得探討。
在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朱慈蘊看來,順風車車主與乘客平攤油費以及過路費,構不成非法營運。因為營業是由兩個行為組成的:第一個目的是為了賺錢;第二個是連續性的行為才能叫做營運。如果一位車主僅參與了一次搭車活動,把工本費攤到搭乘人員身上,不能算作非法營運。
“應該鼓勵搭順風車的車主。”朱慈蘊表示,費用收高了肯定不對,但應該允許車主在成本范圍內收取費用,因為車主自己開車回家要消耗油費和過路費,再搭上一個人,油耗也不會增加太多,“營運就是盈利,如果沒有盈利空間就不能算作非法營運。”
微博網友“反穿棉襖倒穿鞋”給“拼車涉嫌非法營運”的問題來了一句“有點兒糙”的短評:“年輕人談戀愛,有親昵動作,一方送另一方禮物,涉及了費用,就算是賣淫嫖娼了?”
幾年來,每當雨雪天或假日道路難行時,拼車問題都會被再次翻出來討論,回應這種呼聲的,是制度的沉默。
拼車不能“因噎廢食”
拼車可能發生種種風險,又沒有制度作為保障,是否就此止步不前?從民間的情況看,人們沒有“因噎廢食”。
搜索拼車信息,很容易找到同路之人。北京開往太原的一位車主發帖說,“夫妻兩人開一輛寶來,尚有兩個座位,如有同道者請速聯系”;而回河北的一輛車則喊話稱,“帶回老家過年的老鄉哦,限乘3位,不要帶太多行李,謝謝合作,7號早9點在4號線的棗園站見!”在這些信息下面,附有車主的聯系方式。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信息本身能帶來收益。一些網站稱,所有人都可免費發布拼車信息,但你若急著在海量信息中“脫穎而出”,也可以交錢“置頂”:就是按數小時到兩三天不等的規格,交幾元或幾十元,把信息放在頁面醒目處,受到更多人關注,增加配對幾率。
在拼車之前,第一個問題就是鑒別對方的可信度。
一些網站發布的拼車帖比較可疑,帖子沒有說清自身車型,也不限定具體城市,只寫著“發往某省,歡迎拼車”。有經驗的網友寫道,可以搜索這類信息留下的號碼,看網上是否留下過其他信息。如果和這個號碼一起出現的還有“包車”字樣,說明這有可能是由個人將大巴車包下來,再通過網上發帖招攬乘客,這種“包車”或“拼車”涉嫌非法營運,安全也毫無保障。
搜索正成為很多尋找拼車信息者必做的功課。國內較大的拼車網站、58同城拼車頻道干脆將發帖人的號碼設置為超鏈接形式:只要點擊車主留下的聯系方式,就知道發帖者過去在這個網站上發布了哪些信息。
目前,該網站發帖量達到每日7萬個,今年的信息量比去年春節高峰時期高出19%。
從2012年起,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永和郎永淳、趙普等公益名人,聯合發起了春節回家順風車公益活動(以下簡稱“順風車活動”)。王永介紹說,去年有1.8萬多人參與了順風車活動,成功搭乘了1100多人,今年截至目前已有20萬人參與順風車活動,現在還在不斷的匹配中,“我們今年的目標是成功搭乘1萬人。”
在這種搭配中,核實雙方的信息是最重要的工作。王永表示,去年促成的搭乘人少,原因主要是信息匹配做得不夠好。為了達到今年搭乘1萬人的目標,順風車活動的信息匹配方式新增設了網站和短信平臺,做到了信息的實時匹配,技術人員今年就有100多人,包括網站、短信、APP、微博維護人員。
郎永淳還告訴本報記者,在現行的制度框架中,順風車活動要求拼車不涉及費用。目前活動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推廣環保的理念,讓所有人的愛心匯聚起來,但未來制度和激勵模式問題,是不可繞過的瓶頸。順風車活動研究過國內外很多拼車模式,希望中國“能像國外那樣”,對倡導環保、避免空駛的私家車給予一些激勵措施,比如過收費站時能否減免稅費。
“來自政府的獎勵,將是推動拼車常態化發展的動力。”郎永淳說。
百萬撬動了千萬
從一個樣本入手研究中國的拼車勢頭,或許會看到希望。
“春節回家互助聯盟”自2011年發起,每年投資約100萬元。今年1月20日,該活動第三次啟動。截至2月5日,全國參與人次已超過260萬。拼車聯盟的主辦方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這個活動發起3年來,響應的人越來越多:今年活動發起8天時,廣州參與人次超過4.9萬,比去年同期增長40%;深圳參與人次超過2.5萬,同比增長100%;北京參與人次達4.9萬,上海參與人次達4.8萬……
“這種熱情是我們3年前怎么也想不到的。”這個拼車聯盟的總負責人楊銘珠告訴本報記者,3年來,這個平臺遇到了很多困難和尷尬,至今還稱不上“完美”,但當他們在制度的沉默中“趟出一條路來”之后,撬動的社會能量難以估算。
2011年拼車聯盟成立之前,主辦方先研究了拼車的兩個難題:陌生人之間互不熟悉的風險,一旦涉及費用就涉嫌違法的風險。于是,拼車聯盟將規則設定為,用專門的志愿者人工進行信息核實和配對,拼車絕不收取任何費用。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如果車主捎帶拼車客毫無好處,還有風險,誰會參加呢?為此,拼車聯盟通過一些同鄉會、車友會,找來了幾百位熱心車主。“那個時候他們的幫助是很感人的。”楊銘珠說,這幾百位車主,就像星星之火,在最艱難的時候點燃了拼車聯盟的火焰。
有了免費拼車平臺,“拼車客”熱情很高。2011年的活動1月5日啟動,到1月24日,因為參與者太多,能同時容納10萬人在線的拼車聯盟官網一度崩潰,工作人員趕緊搶修。
也是從這一年起,情況慢慢發生變化。2011年1月26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也提醒拼車者“理性確保安全”。在拼車聯盟的熱潮過后,很多地區的公務員考題以這件事為例,請未來的政府人員分析。楊銘珠說,“通過這些細節,我們感覺到,盡管制度巋然不動,但國家在進行善意的引導。”
2012年,拼車聯盟采取了“營銷式的鼓勵”,他們給配對成功者提供大禮包,前300名車主有1000元的現金油費補助,所有參與者還將抽獎得到從電話卡到免費雙人機票等禮品。聯盟的主辦方、金六福酒業公司經理孫建新稱,“捐款百萬,有時不過是支票上的一個數字,把錢用在鼓勵公益互助拼車平臺上,撬動的社會意義無可估量,對企業形象也是一個促進。”
為此,該平臺升級了網站服務器,找來20多名專職工作人員和近百名義工,幫助車主與乘客配對。這些專職工作人員首先要審核車主和乘客的身份,對車主的駕齡、駕照等進行認證,然后讓車主與乘客雙向選擇,得知雙方有拼車意向后,再讓雙方通過電話、會面等方式溝通,作最后決定。楊銘珠告訴記者,“和個人發布信息相比,我們作為第三方介入,可以保證拼車者的個人隱私。”
和前年相比,去年拼車的聲勢更大。2012年自發參與拼車聯盟的人中,車主有30%,拼車客有70%。一些媒體、地方性網站找到拼車聯盟,交流經驗,分享信息。這些公益平臺之間的“牽手”,使參與拼車者的基數更大,成功率也變高。
主辦方表示,聯盟負責配對并發起拼車,但未必能得到所有回饋,因此,統計不夠完整。從目前反饋的情況看,至少有兩萬輛車次完成了拼車行為,如果每輛車按行駛約1000公里計算,就算每輛車只搭載一名拼車客(很多時候是兩三名拼車客),按每公里運費計算,為乘客節省的路費可能已超過千萬元。
“稍稍利用車主的閑置資源,就可以換來這么大的收益。更難以計算的,是我們撬動了社會的善意和人們的信任。”楊銘珠說。
透過一個例子或許可以捕捉到這些看不見的社會效益:去年這一活動設置了“重獎”,以現金補助或大禮包吸引車主參與,同時部分購買保險,鼓勵更多拼車者自己購買保險。今年,主辦方縮小了獎勵的發放范圍,但開始給每一對配對成功者免費配置保險結果發現,其實激勵不一定要強化,只需增強安全保障,還是有更多人愿意參與進來,今年報名的拼車者中,車主比例上升到了35%。
這個活動至今也還稱不上完美:1月29日中午,升級過的拼車聯盟官網又癱瘓了,經過二三個小時的搶修才恢復。楊銘珠說,這些經驗和教訓,都將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然后改進。
盡管法律仍未松動,制度還沒有突破,卻有更多新的變化讓樂觀者更有動力:前幾天,實名認證的青島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官方微博上,出現了“和老鄉拼車回家”的建議,“讓你身邊的空位,成為他回家的希望!”
本報北京2月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