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過年食俗
魏晉人燙雞剝毛圖(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磚畫臨摹)
倪方六
今天是農(nóng)歷癸巳蛇年的第一天,也就是俗話說的“大年初一”。在中國古代,無論生活富庶還是物質(zhì)匱乏的時候,對于過年時的“吃”都是格外在意的,怎么吃和吃什么,在不同時代都各有講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過年食俗。
雞——古人過年位居第一的吉祥菜肴
魏晉時期初一殺雞圖“吉”利“禳惡氣”
中國目前過年食俗,基本都是在魏晉南北朝時形成或出現(xiàn)雛形的。如今人們過年時必吃雞,便是受魏晉人過新年習俗的影響。一直到今天,人們都把雞放在節(jié)日食品首位,年節(jié)供應品順次稱為“雞魚肉蛋”。
古人過年喜歡討吉利,雞正符合這種消費心理。雞諧音“吉”,過新年時燒只雞,圖的就是這個“吉”字,而且最好燒一只全雞——整個吉祥。廣東人、香港人過年時則喜歡吃雞翅,或許與人們將雞說成鳳凰有關,取“鳳凰展翅”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大展宏圖。
但魏晉人新年殺雞,首先想到的并不是現(xiàn)代人的吃,而是另有用意。
秦漢時期,正月初一人們是不會殺雞的,因為這一天是傳統(tǒng)說法中的“雞日”。但到了魏晉時期,人們的節(jié)日觀念發(fā)生變化,按照五行的觀點來說,正月土氣萌動,草木生長,而雞則以五谷為食,羊則喜嚙百草,故而魏晉時過新年時一改以往,既殺雞,又宰羊,以利農(nóng)作物的生長。
魏晉人正月初一殺雞還有“禳惡氣”的考慮。《晉書·禮志上》記載,曹叡(三國魏明帝)當皇帝時大興禳禮,所謂“禳禮”,就是在今人看來是迷信活動的祈禱消除災殃。曾被曹丕稱為“假子”、擅玄學的何晏,當時提議用雞供禳釁之類的祭祀,于是出現(xiàn)了“磔雞于宮及百寺之門,以禳惡氣”的現(xiàn)象,即把雞殺死懸掛在門上,以禳除惡氣,鎮(zhèn)守平安,由此形成了那個時代正月初一殺雞的風俗。
魏晉人迷信正月初一殺雞能辟邪,可能與上古時的一個傳說有關。傳唐堯時代,祗支國進貢一只重明鳥,眼似雞,鳴聲如鳳,展翅一飛,能搏擊猛獸、惡鬼,各路妖魔鬼怪均懼而避之,不敢再禍害民間,后人于是便把雞看成可以替代重明鳥禳災的牲畜。
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朝人還喜歡在正月初一吃生雞蛋。《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初一,“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芽餳,下五辛盤,進敷淤散,服卻鬼丸,各進一雞子。”
《荊楚歲時記》為南北朝時梁人宗懔所撰,記載的就是時人過年的食俗。南朝人吃生雞蛋可不是取“元旦”之意,而是出于強身健體的目的。時人認為,喝生雞蛋可清熱降火、防治瘟病。
“五辛盤”——古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道涼菜
隋唐時期“正月之節(jié)食五辛以辟癘氣”
到隋唐時代,魏晉時期形成的過年食俗被進一步強化。《荊楚歲時記》提到的南朝人過新年餐桌上常見的“椒柏酒”、“屠蘇酒”、“五辛盤”,均為隋唐人所接受,并發(fā)揚光大,特別是“五辛盤”這道菜,在中唐以前,時人過新年時必吃。
所謂“五辛盤”,就是將大蒜、小蒜、韭菜、蕓薹、胡荽等五種香辛蔬菜,裝在一個盤里子食用,有點像今天過年餐桌上的素菜冷拼盤。這個拼盤的營養(yǎng)價值,全在于其保健作用。
唐代名醫(yī)孫思邈在《食忌》中說,“正月之節(jié),食五辛以辟癘氣。”他在《養(yǎng)生訣》中也稱,“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開五臟,去伏熱。”過年時,正值寒盡春來的時節(jié),氣溫仍較低,人們極容易患感冒生病,而這五種蔬菜都有疏通臟氣、發(fā)散表汗的功效,能起到預防時疫流感的作用。所以,正月初一吃“五辛盤”在隋唐時特別流行,是少不了的一道冷菜。
魏晉時吃“五辛盤”一般放在正月初一的早晨,即晉周處的《風土記》中所謂,“當迎晨啖五辛菜,以助發(fā)五藏氣而求福之中。”唐代是不是一早上吃,似乎尚無記載。
中唐以后,又流行起了“春盤”。春盤又稱春餅,是在“五辛盤”的基礎上變化出來的,在五辛之外又增加了一些時令蔬菜,匯為一盤。之所以稱“春盤”,是取其生發(fā)迎春之義。《關中記》記載,“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從這段文字中透露出的制作方法來看,如今同樣盛行的炸春卷或源于春盤。
不過春盤不是在正月初一食用,是立春日的必食。杜甫《立春》詩:“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fā)時”,記述的就是這種立春食俗。
可以說,“五辛盤”是中國古人過年時必不可少的一道冷菜,明嘉靖福建《漳平縣志》中便稱,“人家無貴賤,咸御鮮衣,詣所親賀歲,主人輒出辛盤與其款洽,過此日以為常。”意思是過年家里來人,必定端出五辛盤待客。
明代“五辛盤”的菜品比唐代有所調(diào)整,明代名醫(yī)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義,謂之五辛盤。”
“五辛盤”在中國古代流行不衰,說明古人過新年時很重視飲食健康,“椒柏酒”、“屠蘇酒”,與“五辛盤”一樣,也都是古人眼里的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