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讓漂泊在外的農民工回到溫暖的家中。春節一過,他們又將返回到城市里,開始新的打拼。當老一代農民工為子女、為生活習慣了與家人聚少離多時,許多新一代農民工開始對漂泊的生活產生一絲倦意,擁有更高學歷和技能背景的他們,不僅希望掙得更高的工資,還希望將漂泊的心安放在離家更近的本鄉本土,從本土產業發展的需要,到個人意愿的萌發,這已漸成一個趨勢。
倦鳥欲回巢
今年19歲的海明家住承德縣六溝,2010年,海明從承德市一家技校畢業,在學校的組織介紹下,他前往北京一家汽車4S店,從事汽車維修工作。畢業時,他懷揣著大大的夢想———憑一技之長,賺錢養家,這不僅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辛勞的父母。
海明說,父親今年46歲,和城里人比像是56歲。“從小到大,總盼望著爸爸能夠多回家。”海明說,他的父親是一名在北京務工的建筑工人,每年只在農忙和過節時回家。盡管他和父親見面的時間不多,但父親黝黑的面孔,每當交學費時那句“好好學習,將來別干力氣活”的叮嚀,讓他感覺到父親在外的辛勞和不易。“說實話,爸爸在家時間少,我媽又特別寵我,所以我的學習成績不怎么好。考大學沒希望了,盡管爸爸很失望,但是他還是決定讓我上技校。”
初中一畢業,海明就選擇到承德市一家技校學習。之所以選擇這家技校,是因為能夠安排工作。“農村人覺得上學管分配,是條成功的捷徑。”經過3年的學習,2010年,“學校兌現了安排就業的承諾。”海明說,盡管去之前用人企業表示,開始的工資只有七八百元,但在他看來,這只是短期的。
從農村到北京,感受著城市的繁華,海明覺得自己離夢想更近了一步。然而幾天下來,海明剛剛燃起的激情被澆上了一盆冷水。“聽同事們說,我們只不過是企業的臨時工,很少有人能長期留下來。”海明通過與其他同學聯系,發現這種情況并非個案。由于這些崗位條件待遇都不好,同學們多則幾個月,少則幾天,就選擇了辭職,另謀職業去了。“我干了三個多月就辭職了。”海明離開北京,去了天津。每天忙碌的工作,讓小伙子真正體會到生活的不易。“這兩年一直是每月2000多元,在天津消費很高,一年下來也攢不下多少錢。”海明說,每當自己回家前,既想給父母多帶禮物,又覺得囊中羞澀時,總有種無地自容的感覺。“回到家,看到一些沒上學的同學混得也挺好,內心的壓力就更大了。”覺得事業沒太大起色的海明,慢慢地對漂泊生活產生一絲倦意。經過再三權衡,他決定留在承德找工作。
春節前,海明就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搜尋招聘的信息。2月17日(正月初八)一大早,海明便來到了承德市就業服務大廳,參加一場專為農民工群體舉行的招聘會。一圈走下來,海明不虛此行,“許多崗位的工資都在2000元以上,一些崗位工資水平甚至達到六七千。其中有幾個崗位和我比較對口。”海明說,通過在當地找工作,讓他覺得家鄉的就業機會并不比外面少,待遇還相差不大。“在承德工作,既能掙到比天津不少的工資,平常的消費也會減少,還能經常回家看看,同時也可以為家鄉做貢獻。”
就在這場農民工專場招聘會上,記者看到,和海明一樣,大多數應聘者都是所謂的“二代農民工”,其中不乏一些厭倦漂泊、欲返鄉就業的年輕人。
返鄉的心理障礙
龍輝在北京中關村一家電子公司工作,自從去年妻子懷孕后,他在火車上的時間多了許多。2012年11月份,兒子出生后,為了經常看到可愛的兒子,他幾乎每半個月就要回邢臺老家一次,一次次300多公里的往返顛簸,龍輝身心俱疲。
和龍輝一樣,龍輝的妻子懷孕前也在北京工作,盡管二人過著蝸居的生活,但彼此照顧、相互鼓勵,北漂的心每天都有依偎之所。妻子懷孕后,每天忙于工作的龍輝因無力照顧妻子,不得不讓妻子返回邢臺老家。“現在生了孩子,更需要人照顧了。”當看到一些留守兒童心酸的故事,展望未來是龍輝內心總不愿觸及的禁地。“孩子大了面臨上學,接到北京去顯然不現實,工資還不夠交租房和學費呢!”談及今后幾年的打算,正在吃飯的龍輝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感嘆道:“發愁啊!”
其實,返鄉就業找工作的事情,龍輝和妻子私下也討論過多次,但留意了幾個月,總覺得邢臺總沒有合適的工作。“回邢臺工資比較低,一個月兩千多元,在市里也要租房,盡管離家人近了,但這么低的工資估計一個月也剩不下啥錢。”
龍輝給記者講了一個朋友的故事。“畢業的時候我們一起在北京打工,后來他結婚后回到了村里。之后干過養殖業,由于經驗不足,賠了。現在在附近一家制釘廠上班,從事辦公室工作,前幾天見到他,他也很郁悶,覺得現在的工作沒有施展的空間,好像每天手腳上綁著繩子。”
更讓他那位朋友郁悶的是,周圍人的一些閑言碎語。“考上大專時,人家都會覺得你有出息,慢慢地,一事無成地回到村里當起了農民,并且還沒有人家在工地打工掙得錢多。農民有句俗話正好用在我們這樣的人身上,‘大學生干啥啥不中’。”龍輝說,雖然在外面干力氣活掙錢不少,但像他這樣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村青年,很難能夠放下身段去工地上干活。“現在農民青年中,上大學的比例越來越高,這幾年估計會超過一多半,今后他們當中的許多人也會遇到和我同樣的問題,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會給我們這樣的人和這樣的家庭帶來很大的生活和心理負擔。”
家鄉,你用什么把我留下?
除了心理上的障礙,家鄉經濟結構單一,沒有可供大學生選擇的返鄉就業機會,也是制約受過高等教育且有返鄉意愿大學生們回鄉就業的一個障礙。“邢臺是個農業大市,像隆堯縣,除了方便面廠、水泥廠、制釘廠外,沒有其他企業可以選擇。而這些企業許多崗位招個中學生就能干,一些營銷和市場崗位,同樣需要往外地跑,或者常駐外地。”龍輝說,邢臺市區第三產業并不發達,產業結構主要以能源產業為主。“服務業發展落后,就容易形成一些公司當中親戚朋友居多,這樣就使其他人工作起來不會太順暢,未來發展的機會也會減少。在北京干慣了,會很難適應這種工作環境。如果能讓更多的人就近就業,當地必須要有一定的規模的產業做支撐,為什么每年那么多人拋家舍業地都往北上廣跑,就是因為那里機會更多。”
返鄉的另一個途徑就是創業。龍輝說,“本地在外打工的人,分布在各行各業,許多人都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和經驗,如果讓這些人返鄉創業,也會創造許多就業機會,把外地先進的理念帶回來,并且還可以豐富本地的產業結構。”但是,創業風險很大,并且現在創業的成本很高。“這就需要政府提供相關信息和政策支持,如果政府每年都針對本地實際,尋找一些有發展空間的創業項目,向在外務工的人進行推介,我想返鄉的人會逐年增加。”
2月17日,承德市農民工專場招聘會人頭攢動。記者發現,盡管一些崗位對學歷要求不高,年齡也放寬到了45歲,但對于許多農民工來說,這些條件仍然達不到要求。實際上,在農村50歲以上農民工中,初中畢業的比例很少,一些人只上過小學,甚至許多人還是文盲。這就造成了年齡較大的農民工自主創業能力差,就業面窄,只能外出從事重體力勞動。而隨著高等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普及,城市中重體力勞動,就成了年齡結構偏大農民工的唯一選擇。58歲的老劉預測,再過十年,等他們這代人老得干不動了,建筑工地上將會出現用工荒。
農民工返鄉創業路有多遠?
近年來,隨著各地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一些農民工資金、技術、管理、信息、理念等要素積累到一定水平后,返鄉創業成為他們的選擇。
一年前,承德市就業部門對該市農民工返鄉創業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2011年,承德市外出務工人員實現返鄉創業4300多人,開辦經濟實體2600多個,固定資產達到12.5億元,帶動就業10萬余人。這些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利用在外學到的管理和技術、積累的經驗和資金,回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開辦企業,實現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創業者的轉變,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不但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還帶動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就業,為農民提供了容量大、門檻低、易接受的就業渠道,形成了以創業帶就業,以就業促創業的格局。
這份調查在肯定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積極社會效益的同時,還看到了制約農民工返鄉創業的一些問題。根據調查,雖然國家、省、市出臺一些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規定,明確了自主創業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但在現實中,許多政策并未落實到位,創業程序依然繁瑣;返鄉創業農民雖有一技之長,但由于是新創辦企業資金投入多,產出少,普遍缺少周轉金。另外,受到農村信貸條件的制約,適合創業農民實際情況的貸款項目少之又少,加上新辦企業大部分是租用場地,缺少有效的抵押物,又難以找到擔保人,很難貸到款。
為了支持和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參與調查的人員表示,當務之急是改善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環境、搭建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服務平臺、提高返鄉創業農民工的綜合素質、拓寬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融資渠道等,讓有能力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在各地形成一個個有特色的產業群落,進一步吸納返鄉人員就業。 承德市就業局就業科科長周宏志說,針對目前返鄉就業農民工數量增加的現狀,該市勞動就業部門專門開展了針對返鄉農民工的免費培訓工作。針對農民工普遍存在就業技能單一、綜合素質偏低以及觀念陳舊的現象,承德市勞動就業部門每年都會通過對返鄉農民工情況進行摸底,掌握返鄉農民數量、文化程度及就業需求等情況,根據調查情況,選擇相對集中且符合當前需求量較大的就業專業,通過指定的培訓機構,對農民工進行免費分期分批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