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37歲的史俊來說,2013年的春天非同尋常——去年,他和兩位朋友在山西和順縣李陽鎮承包了1000畝耕地,蓋起138個蔬菜大棚。今年春節,這里產出的有機蔬菜開始擺上周邊城里人的餐桌。
農閑時,史俊總喜歡爬上后山,凝望寄托著他夢想和未來的這片土地:“為這個選擇我們搭上了全部身家,壓力很大,更充滿期待。”
此刻,行進在復興征程上的中國,也面臨著不同尋常的歷史節點——這是黨的十八大后的開局之年,是“十二五”進程過半之年,也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的重要一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華民族離偉大復興的夢想從未如此之近。
宏大的民族復興夢與每個人的夢想緊密相連,匯聚成動人心弦的“中國夢”。在實現夢想的沖刺中,靠什么提供動力?靠什么攻堅克難?
答案唯有改革!2013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作為凝民心、聚民智、謀發展的盛會,如何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舉國關注,萬眾期待。
改革催生中國夢,使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
這是兩組天淵之別的數字——2012年,中國GDP總量邁上50萬億元臺階,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達到24565元和7917元;而1978年,這組數字分別是3645億元、343元和134元。
30多年,中國經濟以年均9.9%的增長率,極大地改變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
創造奇跡的奧秘在改革。縱觀30多年中國經濟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三個大的發展周期,每個周期約10年,恰好對應改革開放的三個階段:上世紀80年代的放權讓利改革、90年代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新世紀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與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三輪改革一步步把個人和企業從高度集中的、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中解放出來,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動力,實現了中國社會三次關鍵的歷史性轉折。
“如果說有‘中國奇跡’的話,那實質是‘改革奇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一語中的,“沒有改革,就沒有現在的發展。可以說改革為中國夢奠定了前提和基礎,改革催生了中國夢。”
國家好,民族好,個人才會好。30多年的改革,不僅帶來了物質財富的急劇躍升,也改變了無數中國人的命運,孕育了無數夢想。
“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我在黑龍江北大荒當知識青年時最大的夢想就是上大學,但沒有機會。1977年恢復高考,我人生中第一次有了參加公開平等競爭的機會,不僅考上大學,還成長為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感慨。
30多年的改革,不僅為中國夢奠定了前提和基礎,更使中華民族比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
在胡鞍鋼看來,這一觀點“言之有據”:從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分析看,2006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2009年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出口國、世界第三大專利與基礎專利申請國;201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制造業生產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1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生產國;2012年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進出口國。
“改革帶動和釋放了中國的人口紅利、人力資本投資紅利、就業結構變革紅利、所有制變革紅利、科技進步紅利和開放紅利。不僅推動了中國經濟起飛,融入世界經濟,還根本改變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這是一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胡鞍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