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周青強,是來自趙縣農村的一名普通農民工,卻有著熱心助人的大愛情懷。從2002年開始獻血,至今獻血量已經達到30000萬毫升。正月初九,他前來石家莊捐髓,臨行前只是告訴妻子“我去幫朋友個忙”。25日上午,他成功為一名遠在蘇州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184毫升,第二天上午又進行了二次采集。
他是草根,也是充滿愛心的志愿者
周青強今年31歲,來自趙縣農村。他的妻子是個普通的農民,帶著4歲的兒子在家務農,他每天在城市的建筑工地上辛苦勞作、養家糊口,過著真正的草根生活。他也充滿愛心的志愿者,2002年開始堅持獻血,2006年成為紅十字會河北獻血大隊的一名志愿者,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走上街頭募捐、幫助組織獻血,在各項公益活動中他結識了很多志愿者朋友。他說,“和這些朋友們一起說話、做事,我感覺很開心”。
自2002年獻血至今,他的獻血量已達到30000萬毫升,獲得了國家衛生部和紅十字會聯合頒發的獻血志愿者金獎。2009年6月在一次獻血中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越快越好”,從初配到捐髓只用兩個月
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說,“他是個特別熱心的志愿者,12月底初配成功后就不斷催促著,高分辨、體檢,他特別配合,是實現捐髓最快的一位志愿者。”對此,周青強很平靜地說,“這是挽救生命的事,當然越快越好了。”
周青強說,自己雖然一直堅持獻血,也主動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可對捐髓的具體情況并不是很了解,不過堅信這是對身體沒有傷害的事情。“捐髓是做好事,不可能會以損害一個人的健康為代價來幫助另一個人。”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周青強堅信這個道理。
因此,當接到趙縣紅十字會配型成功的電話時,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在他的積極配合下,2月25日,他正式開始捐獻,距離初次配型成功只有兩個月。和一般用時四五個月相比,快了很多。
前來捐髓,他告訴妻子“去幫朋友個忙”
25日上午,躺在石家莊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的捐獻床上,周青強沒有家人陪同,陪在病床前的是他的志愿者朋友。“我愛人對捐髓不太理解,這次來石家莊她并不知情。”周青強說。
記者問周青強是怎么對妻子講的。他說,“我平時也經常來石家莊,我說是去市里幫朋友個忙。”停了一停,他又笑著說“其實我也沒說錯,只是她肯定想不到我這次幫忙是用這種方式。”
距離正月初九已經過去一周了,在此期間,他和妻子不斷電話聯系,妻子都認為他像平時一樣替朋友干活兒呢。他說,“還真是想象不到她知道后會是什么反應,等我回到家她看到我身體沒有任何不舒服,應該也就放心了!”
過年期間,沒能多陪妻子、兒子幾天,他并不覺得難過,畢竟救人一命的事情更重要。唯一遺憾的是,正月十五在農村是個重要的日子,沒陪在家人身邊。陪伴周青強捐髓的志愿者告訴記者,“我們都是因無償獻血結緣的,他的熱情、樸實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次捐髓過程中他表現出來的堅定是非常可貴的,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天,他捐獻的184毫升造血干細胞已經通過飛機運抵蘇州某醫院。但由于患者需求量比較大,第二天上午又進行了第二次采集。(記者 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