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在以小康為政績的年代,山西省大同縣申請到了“小康縣”稱號。16年以后,為了獲得更多的資助和更好的發展機會,大同縣又重新“跑”起了貧困縣,并最終獲得批準。(2月25日《新京報》)
大同縣的情況多少讓人有一些疑惑,既然16年前已經是“小康縣”,經過16年的發展,即便是沒能實現“發達”、“富裕”,至少應該保持小康水平吧?
16年的發展換來了“返貧”的結果,追問原因,除了小康和貧困前后衡量標準的問題,當地16年來發展快慢的問題等之外,無疑要歸于16年前當地的盲目和沖動。事實上,在1996年,大同縣地方財政收入3738萬元,支出6590萬元,嚴重地收不抵支。然而,為了政績,時任領導卻“打腫臉充胖子”,申請了“小康縣”稱號。這其間的疑問顯然是,到底是領導的政績重要,還是老百姓的生活與生存重要?一個財政收不抵支的、應該歸于貧困的縣,何以卻成功成為“小康縣”?
不難看出來的是,當時該縣的一些領導干部,心中全無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沒有為老百姓謀福祉的公仆之心,他們完全已經被政績迷了雙眼,為了一個“小康縣”稱號,甚至不惜人為修改相關數據,弄虛作假,欺騙上級,愚弄老百姓。
更讓人糾結的是,16年之后,“小康縣”又看上了貧困縣的“帽子”,同樣也很難說是為了老百姓,而是看上了國家的扶持政策與資金。為了與扶持政策與資金,另也有一些貧困縣玩起了“藏富”游戲,完全可以摘掉但卻不愿意摘掉貧困縣的“帽子”。
無論是為了“小康縣”稱號而“露富”,還是為了帶著貧困縣“帽子”而“裝窮”,其背后無疑都是一些地方領導干部執政意識的嚴重錯位,發展觀念偷機取巧的表現,是謀求發展行為的倒行逆施。
如今,大同縣在戴了16年的“小康縣”帽子之后,復又成為貧困縣。但對“小康縣”的歷史問題,卻不能不追究,更不能不反思,不汲取教訓。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我們可以追求政績、稱號、貧困和小康等“帽子”,但卻不能不實事求是,不能無視人民群眾的感受,不能心中全無人民利益,不顧黨的宗旨,不為人民群眾的幸福和尊嚴,而完全是為了“帽子”而去執政和謀發展!(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