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曉方 37歲,邯鄲磁縣副縣長、婦兒工委主任,曾任武安團市委書記。上任后進一步深入推進當地以“愛心代理媽媽”為品牌的巾幗志愿服務工作,并得到中央領導批示,在全國全省學習推廣;重視持續開展以“維權大姐”為品牌的婦女信訪代理工作,并關注當地農村婦女創業就業問題。
萬曉方和農民交流種菜技巧
萬曉方和自幼失去父母的張寧在一起
每天上班前萬曉方都認真整理著裝
萬曉方彈得一手好鋼琴
多數時候,萬曉方只能通過電話與家人聯系
“‘媽媽’平時都帶你去過哪兒?”“公園。”“喜歡‘媽媽’嗎?”“喜歡!”
3月6日中午,磁縣講武城鎮滏陽村的一戶農家院里,又像往日一樣傳出陣陣歡笑聲。說話的是磁縣副縣長、婦兒工委主任萬曉方和自幼父母雙亡的12歲女孩張寧。
這個農家院是“愛心代理媽媽”陳玉文的家,也是磁縣由萬曉方帶領的“愛心代理媽媽”志愿服務項目的陣地之一。
2009年以來,為解決留守孤困兒童的實際困難,磁縣持續開展了“愛心代理媽媽”活動。當地志愿者與留守孤困兒童自愿建起一對一的“母子”或“母女”關系,義務為孩子們提供心理和物質上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母愛的溫暖。
在萬曉方的帶領下,目前,“愛心代理媽媽”志愿者隊伍已發展到2300余人,為860余名留守孤困兒童的成長注入了營養。去年8月初開始,這種模式在全國全省范圍內學習推廣。
萬曉方給了磁縣的留守孤困兒童一個溫暖的家,而她說起自己的家,卻有太多的遺憾和歉意。
萬曉方的家在武安市,她平時在磁縣工作,回不了家,就每天吃食堂,獨自住單位公寓。到了周末,為和家人團聚,她總要在兩地間奔波,周六回家,周日再趕回單位工作。
萬曉方的愛人在武安市做鄉鎮工作,每月兩人能見面的機會不過一兩次,主要的聯系方式就是打電話,而電話內容也多是圍繞兩人的工作,“談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是在聯絡感情。”萬曉方笑笑說。
讓萬曉方感到虧欠的是12歲的兒子。“我工作忙,兒子幾乎是跟著保姆和老人長大的。”萬曉方說,剛到磁縣工作時,她常因為想孩子偷偷掉眼淚,“雖說家里有老人照料,工作上沒有后顧之憂,但自己沒能為老人和孩子做些什么,總覺得有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