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把文化改革發展“列入各級政府效能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引發部分代表委員對新一輪文化項目“大干快上”的擔憂:文化創意園“有園無戲”,沒有創意產品,不能吸引受眾,反倒是地產開發紅紅火火。
一些代表委員呼吁,提升“軟實力”要遵循文化規律,發揮指揮棒的科學引領作用,以強盛文化加快實現“中國夢”!
園區遍地開花,掛“文化”之名行“地產”之實
借著文化大發展的“東風”,各地文化項目、文化園區開始“遍地開花”。一項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大大小小的文化產業園超過萬家,僅北京、上海、廣州等10個城市,四五年間就建了300多個,乃至于一些區縣、鄉鎮也紛紛開建文化產業園。
“文化園里什么企業都有,同質化傾向嚴重。”全國政協委員高抒調研中發現,一些文化園區“掛羊頭賣狗肉”,名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實際上多為商業辦公、休閑娛樂,靠地產開發、收取租金盈利。
在全國人大代表朱瑞蓮看來,由于特色不鮮明、規劃不合理等原因,一批“投資大、占地多、名頭響”的文化項目和產業園市場慘淡,有的“還未建好,已經夭折”。
2012年5月,耗資5000萬元、被稱作“全國最大古戲樓”的譚鑫培戲樓被曝演出成本高昂,一直處于“有園無戲”狀態。宜昌“中國三峽·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歷經5年工期,最終不了了之。
在國家調控房地產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文化”主題公園開建。有的投資上百億元的電影主題公園,計劃建設面積比香港迪士尼樂園大幾倍,由于占地多、分階段開發,被網民質疑是“赤裸裸的房地產開發”。
一些城市熱衷搞造型怪異的文化地標,反而成為“另類”。 “我們太急了,以為有了文化公園、文化地標,就有了文化。其實不然。”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美院院長許江認為,文化創新“在質不在量”,核心在于思想、內涵和品質。
量多競爭力弱,中國“故事”如何向世界表達?
《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在于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培育現代文化市場、鼓勵文化企業走出去。
一些代表委員說,2009年國家把文化上升為“戰略性產業”以來,培育出了方特主題公園、麗水金沙等一批文化品牌。但是,受急功近利、粗放發展等因素影響,部分文化產業出現的畸形發展必須警惕。
“大而不強、輸出困難。”我國文化產業的現狀引發代表委員關注。中國GDP躍居世界第二,但文化產業占比不足4%,遠低于發達國家平均10%、美國25%的比例。中國每年拍攝600多部國產電影,七成沒有機會上映。2012年全國票房排名前十名的電影中,華語電影只占三席。
事實上,相對于群眾的文化需求,中國的文化產品總量并不少。全國人大代表、海南大學校長李建保分析,目前國內文化市場存在著結構性錯位:一邊是文化產品質量不高,市場呈現“供大于求”;一邊是老百姓找不到好的文化作品,文化需求“吃不飽”。
“各地發展文化的熱情可以理解,但文化競爭力不能靠上項目、拼數量。”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曾多次赴海外開展文化交流,深感中國文化影響力還不夠大。“中國要重塑文化內核,不僅滿足13億人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更要走向世界。”
“目前缺乏一種途徑和橋梁來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文化。橋梁的關鍵在人。”全國人大代表、蘇州昆劇院副院長王芳注意到一個有趣現象:歐美很多博物館的解說員雖然年齡偏大,但文化歷史知識淵博;國內的解說員大都年輕漂亮,但往往照本宣科。“文化生產者、傳播者的素質,決定了文化產品的質量和影響力。”
高抒委員認為,一些收視率高、票房好的影視作品,缺乏文化內涵,難以給人積極的、向上的力量。“一個國家需要每年都有幾個叫好又叫座的文化大餐,傳遞主流價值觀念,凝聚社會精氣神!”
文化難量化,指揮棒如何科學指揮?
盛世崛起,離不開文化復興。一些代表委員認為,把文化納入干部考核,一方面能提高地方政府對文化的重視,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警惕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傾向,按照文化發展的規律,發揮指揮棒的正面引導作用。
“政府管文化,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許飛代表說,發展文化不能只抓那些看得見的東西,比如建場館、添設施、搞項目等。對于文化來說,硬件雖然重要,但核心是人,是創意,是作品。“指揮棒應該向這三個文化要素傾斜。”
王芳代表認為,各地發展文化產業,關鍵是挖掘好當地特色文化,找準群眾的需求點。以蘇州名人、博物、美術、文化“四大新館”為例,由于特色突出、錯位競爭,每年文化展演展示超過3萬場,吸引觀眾3400萬人次。
繁榮文化市場要打破城鄉壁壘,暢通文化傳播渠道。全國政協委員連介德說,對于廣大農村偏遠地區來說,首要問題是解決廣大農民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需求。“考核地方政府文化投入,關鍵看是否向農村和基層傾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國人大代表、巴彥淖爾市民族歌舞劇院副院長姜蘭表示,文化改革首次納入政府考核,不能片面側重設施、設備等硬件,更要關注人員、創意、營銷等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