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稅局、市規劃國土委剛剛在一份公開發布的榜單中位列“倒數第一二名”。
昨日(20日),一份名為“深圳市網絡輿情應對能力排行榜”的榜單出現在深圳新聞網的首頁上,該榜單選擇了2月發生在深圳的10起熱點輿情事件進行通報和分析,并以“響應速度、信息發布、機構行為、網絡引導、應對成效”為指標對涉事的各區、各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的應對處置能力進行打分和測評。
榜單上墊底的,是一起經本地媒體曝光、題為《數千萬“補稅”款被公職人員私分》的輿情事件,其相關單位深圳市地稅局和市規劃國土委因輿情應對能力低于40分而成為當月排行榜上的“倒數第一二名”。
對相關部門在這一輿情事件中的應對表現,武漢大學教授沈陽點評說:該事件經過長期的惡化醞釀,終于浮出水面,市檢察機關、國土局和地稅局三方沒有充分把握輿情爆發前的控制和解決機會;人民網輿情頻道主編龐胡瑞則點評道:幾年來,司法機關的多次調查和媒體質疑都創造了釋放正確信息的機會,但均被一一錯過,實際反映了部分機構“不善說話、畏懼輿論”的心理。
這些言辭犀利的點評,也與榜單同時被公開發布在網站上。
同樣遭遇上榜評說的,還有“羅湖勞動局一工作人員上班開網店”、“女交警飆車照片被曝光”、“深糧集團被指銷售萬噸鎘超標大米”、網曝“深圳一黨支部書記資產9億”等當月熱點事件,以及相關涉事單位的態度和反應。根據專家打分,榜單制作者還分別給出了“綠、藍、黃、紅”4個等級的評價。
據本報記者了解,這個排行榜是目前國內首個地方發布的網絡輿情應對能力排行榜。人民網輿情頻道主編龐胡瑞評價,深圳這份公開發布的“榜單”,開創了地方輿情管理機制創新的先河。
榜單公布當天,深圳新聞網輿情工作室的值班電話一直持續響起。打來電話的,既有表示鼓勵支持的網友,也有主動來溝通、解釋的政府部門新聞發言人。
項目負責人、深圳新聞網總監夏有為介紹說,該榜單受深圳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委托制定,“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榜單從設計到組織實施,全部由深圳新聞網獨自完成,專家組也由深圳新聞網自行邀請,專家依據個人感受作出獨立判斷。
夏有為特別強調,在榜單的出臺過程中,黨委政府并沒有任何干預,因此,也就杜絕了被“公關”的可能。
據了解,早在2012年4月,深圳新聞網就在輿情監測基礎上經“案例篩選、數據統計、分類比對、專家點評”等流程,開始按月度制作“深圳市網絡輿情應對能力排行榜”,并且以“內部通報”的形式發給相關部門。
自今年1月起,榜單開始正式公開發布。目前,共有20余位專家為這一榜單進行點評、打分,這些專家包括高校學者、媒體從業者和機構研究者,其中30%左右來自外地,70%左右為本地人士。
這份榜單的發布也給深圳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因“東部垃圾場重新選址”輿情事件而上榜的某部門一位新聞發言人對本報記者表示,這份榜單可以說是把相關部門在應對輿情事件中的態度、行為和能力完全暴露在“陽光”下。
“這無疑會推動有關部門積極改進工作,更主動加強與公眾、媒體的溝通和互動。”這位新聞發言人說。
一位參與點評的專家表示,目前,網絡輿情已成為反映社情民意的風向標。一個事件經由網絡的傳播與發酵,可能迅速升級為社會熱點事件,事件若涉及政府有關部門往往會引爆民意,因此,如何應對網絡輿情已然成為政府部門的必修課。
鑒于此,深圳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人表示,這份排行榜雖然不是官方的評估,但它從專業的角度,為政府部門和公眾提供了輿情應對工作的得失分析和經驗總結,供有關部門活學活用,更主要的是,可以提高全市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主動回應和引導輿論的意識,改善和提高輿情管理的的速度、態度和方式。
“只有重視輿情,回應輿情,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作出改進,才能真正引導輿情”,在這位負責人看來,這份排行榜的長遠效應是,有利于政府部門優化工作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從而提升一個部門乃至一個城市的形象。
本報深圳3月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