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成為高考外一條捷徑
據(jù)中國文化報報道,2013年北大自主招生考試語文試卷引發(fā)網(wǎng)友吐槽,其中一道題讓學生用“北大、清華、高考、狀元”4個詞,編一段150字的笑話,要求積極健康、幽默詼諧、機智風趣。一名考生表示,看到這個題目掀桌子的心都有了。
“掀桌子的心都有了”,凸顯北大考題讓考生多么“抓狂”。假如這種“抓狂”只是個案或者特例,想必應該不會引發(fā)網(wǎng)友吐槽。從筆者隨機尋問參加考試學生看,眾考生紛紛表示此題“好瓜”“好冷”,有的甚至“當場就懵了”,可見“編笑話”考題確實“雷倒”了眾考生,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應考預期,令其大跌眼鏡措手不及。
客觀分析,對于即將步入高校、已有一定人生閱歷的青少年來講,編一則笑話應該不難,然而為何他們普遍犯怵?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院長陳俊明教授認為,無論是“清華”和“北大”,還是“高考”和“狀元”,在缺乏幽默感的中國式思維里,都是非常莊重、正式的詞。如果隨意拿它們開玩笑,可能有失敬重。
筆者認為陳俊明教授的解讀不無道理,然而深層次問題是青少年學生內心“笑元素”缺乏,頭腦里幽默細胞稀少。這又與教育教學氛圍以及社會大環(huán)境密不可分。一則教育教學氣氛沉悶。中國教育一直強調學習目的明確,學生自踏入校門起,即反復接受老師耳提面命“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可以做什么”云云,導致學習喪失快樂心靈體驗意義,變成沉重負擔。就像給鳥兒翅膀系上黃金,鳥兒只能望藍天興嘆。而外國孩子則在無意義、無目的前提下,發(fā)現(xiàn)讀書學習的樂趣,養(yǎng)成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二則缺乏講笑話的課程訓練。校園里教師爭分奪秒講授,學生惜時如金做題,師生同在題海中遨游,猶覺時間不夠,各科老師爭相布置家庭作業(y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正經事”每天做不完,哪有時間講笑話?三則教學規(guī)矩太多甚至苛刻。僅從中國學生上課一律正襟危坐、而國外課堂師生團團圍坐談笑風生對比可見一斑。還有社會大環(huán)境影響。我們不只是莊重、正式的場合以及領域不會開玩笑,很多本該輕松幽默場合領域都嚴重缺乏“笑元素”,要不民間也不會有中國將“娛樂政治化”、外國將“政治娛樂化”調侃。
幽默是快樂之樹開出的花朵,學生學習“鴨梨山大”,心理負擔過重,會編笑話才怪呢!法國思想家拉布說,“幽默是生活波濤中的救生圈。”孩子們置身于題海波濤中,需要“幽默救生圈”救贖。教育教學改革,既需采取得力措施將孩子們從題海波濤中解救,也要加緊補上幽默課,以便孩子們在精神氣質上與國際接軌,在將來展示中國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