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監視天氣,保護生命和財產”。當日,石家莊氣象局對公眾開放,近2000市民前來“探秘”,其中,天氣預報如何出爐依舊是大家關注的熱點,而今年以來頻頻出現的霧霾天氣,也使空氣質量受到了不少市民的關注。
現場/
近2000市民到場“探秘”
當日上午9時許,省會天氣清冷,但在石家莊市氣象局門前卻是熱鬧非常。不到9時,等待參觀的市民已經在石家莊市氣象局門前排起了長龍。其中,有年過半百的老人,有不停拽著媽媽往前走的小朋友,還有三五成群聊天的中學生們……據統計,開放日當天,近2000位市民到市氣象局“探秘”。“這個小小的百葉箱里不僅有溫度表、濕度表,還有最高溫度表和最低溫度表呢”、“天氣預報主持人就站在里面播報天氣”、“天氣預報是這樣出來的呀,挺復雜的”……活動當日,石家莊市氣象局里面的觀測等設備引起了市民的極大興趣,而更多的把目光投向了停在院內的一輛白色汽車上,并將它團團圍住。“氣象應急指揮車!這車是干什么用的?”不少市民一邊好奇地看著個頭不小的氣象應急指揮車一邊詢問者,對此,石家莊市氣象局工作人員耐心地告訴參觀者,這輛車上配備了衛星通信設備和車載網絡系統、車載可視會議系統等,發生氣象災害的地方幾乎沒有移動信號,但只要有一片開闊地,就能使用衛星傳輸信號,還可以進行視頻會商,指導現場服務,“它就相當于一個移動氣象臺。”工作人員說,這輛氣象應急指揮車是去年剛剛添置的。
通過參觀,不少市民表示受益匪淺,“真是太有意思了。每天我都收看天氣預報,可怎么做出來的還真不清楚,今天了解了不少。”市民張先生感慨地說。
深入/
空氣質量受到市民關注
3月23日是第53個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組織將主題定為“監視天氣,保護生命和財產慶祝世界天氣監視網50周年”,旨在凸顯氣象服務在防御和減輕氣象災害、保障人類生命財產安全中的關鍵作用。而在當日的參觀中,今年以來頻頻出現的霧霾天氣,也成為市民詢問較多的問題。“霾是怎么形成的?霧和霾到底什么區別?什么情況下可以晨練,什么情況下,又該減少出門?”市民張大爺詢問著,他是帶著孩子一起參觀的,以前聽天氣預報一般都只關心氣溫的變化,而如今,他對空氣質量這一方面也十分關注了,“今年初的霧霾天氣太多了,我希望能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對此,石家莊專業氣象臺臺長陳靜耐心地告訴市民,石家莊霧霾天氣在冬半年出現比較多。出現這種天氣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氣壓場較弱;近地面風力??;大氣層結比較穩定,近地面存在逆溫層,不利于污染物稀釋和擴散。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而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煙、塵等微粒懸浮而形成的渾濁現象。霾的核心物質是空氣中懸浮的灰塵顆粒,氣象學上稱為氣溶膠顆粒。如果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時,將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程障礙天氣現象稱為霾或灰霾。
點擊/
五年來第一次收到禮物
在講解過程中,一個9歲大的小學生把一個自制的氣象衛星模型遞到了陳靜的手里,“阿姨,這是我送給你們的禮物。”這位小學生說:“謝謝你們的講解,我們增長了許多知識。”他告訴記者,在得知要到市氣象局參觀后,他就和老師同學們商量,氣象局的叔叔阿姨們那么辛苦,應該送給他們一個禮物。于是,僅一個晚上,他們就完成了這個模型。
聽著孩子真誠的話語,望著手里的模型,陳靜有些“措手不及”。“謝謝你們,謝謝。這個禮物太珍貴了,我一定會好好收藏。”陳靜說,這是開放活動舉辦五年來,她收到的第一份禮物。
隨后,陳靜把《氣象災害防御指南200問》送給了孩子們,希望他們可以保護好自己,爭取以后把自己的氣象衛星模型變成真的,為國家的氣象事業做出貢獻。
而看到這一幕,不少市民感慨地說,天氣預報雖然只有短短幾句話,但背后卻需要氣象工作者不論刮風下雨還是電閃雷鳴,一絲不茍地監視、記錄著天氣的變化,將最快的天氣信息送達百姓,而且,現在天氣預報確實已經和人們的生活分不開了。
(作者:李春煒來源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