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漁
4月1日,長江宜昌段葛洲壩以下水域將開始為期3個月的春季禁漁,涉及水域的漁船將全面停止捕撈作業。這幾天,宜昌漁民楊江龍并沒有禁漁前的加班加點,他提前了近兩周時間收網回家、修補漁具。楊江龍說,10月份以后去打魚,打上的魚連成本都不夠。
今年是長江流域實施禁漁期制度10周年。2003年,該制度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實施,禁漁范圍涉及沿江云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0個省(市)。相關數據表明,受多重因素影響,長江水生生態資源衰退趨勢仍未得到遏制。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最負盛名的魚類學家之一的曹文宣接受早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長江漁業資源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位著名魚類生物學家再次呼吁長江全面禁漁10年,“一年365天天天禁漁,而不是一年三個月禁漁。”曹文宣指出,長江中下游漁業資源已受到嚴重損害,酷漁濫捕是損害資源的最直接、最重要因素……
2012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長趙進東也提交提案,建議長江流域10年禁漁,給魚類繁衍以充足時間。趙進東認為,長江捕撈漁業產量不足中國淡水漁業產量的1%,捕撈漁業退出長江及大型湖泊,不會影響我國漁業的發展,卻能讓長江漁業資源得以恢復。
農業部在給趙進東的答復中承認,“長江的水生生態系統面臨崩潰的危險。”正在制訂長江漁民退出補償機制,引導漁民逐步退出天然捕撈。
每年禁漁三個月,對長江水生生態資源衰退趨勢并無多大的改觀。
2011年,農業部副部長牛盾在武漢舉行的禁漁總結會上表示,2003年開始試行的禁漁有效減緩了長江水生生態資源衰退的趨勢,也推動了我國內陸漁業管理工作。然而,該次總結會上提供的數字顯示:當年長江“四大家魚”產量僅為歷史峰值的三百分之一,水生生態資源衰退趨勢仍難遏制。
除了每年禁漁三個月外,為緩解長江魚類資源衰退,各地紛紛開始增殖放流,將人工繁殖的魚苗放流到長江。然而,該措施同樣收效甚微,甚至存在隱患。
“放流的魚苗根本不及減少的量。”常州漁政站站長吳建敏表示,不比陸路動物容易監測,魚在江中游走,有些魚種還會往返大海和長江,難以監測,只能憑多年經驗感知,放流的魚苗數量根本不及減少的量。常州2003年開始放流,逐年增加,今年計劃向長江放流2000多萬尾。
還有些專家擔心,增殖放流會破壞長江的基因庫。長江中,魚在產卵、受精等繁殖過程中會進行廣泛交流,參與的個體很多,遺傳多樣性較高,由此產生的物種進化能力較強,物種存活和延續能力較強,但增殖放流的魚苗源于人工繁殖,容易影響遺傳多樣性,猶如近親繁殖。
禁漁10年恢復生態環境
“僅僅依靠三個月的禁漁期和人工放流部分幼魚,是難以讓資源恢復的。”在院士曹文宣看來,禁漁10年是實現長江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曹文宣早在2006年即提出“全江禁漁10年”。
曹文宣認為,長江主要的經濟魚種四大家魚通常4齡成熟繁殖,連續10年禁漁,有兩個多世代的繁衍,魚類資源量將比現在倍增,而且個體增大。屆時漁業效益會比現在顯著增加,適當捕撈也就不會造成資源衰竭。
對于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江豚、白鰭豚、白鱘等以魚為食的大型動物來說,長江禁漁10年也是它們長久生存下來的唯一希望。曹文宣表示,除了電捕和輪船螺旋槳對它們造成傷害外,導致這幾種動物消失或數量銳減的重要原因是食物魚的減少,如果經過10年的休養生息,經濟魚類豐富起來,這些珍稀的水生野生動物將有充足的食物,長江生態環境就會逐漸恢復。
2007年9月16日,由農業部主辦的首屆長江生物資源養護論壇在上海舉行,1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聯名發出《保護長江生物,關注流域生態》倡議書,稱長江水生生物的多樣性已喪失嚴重,而這種趨勢還在繼續。這些院士呼吁強化長江禁漁期制度,引導漁民轉產、轉業,實施長期全年禁止商業捕撈,恢復魚類資源。“地球造就一個物種至少要200萬年,而人類破壞一個物種也許只要幾十年甚至幾年。”倡議書說。
5年后的2012年,趙進東接過曹文宣的“接力棒”,在全國“兩會”上為長江魚鼓與呼。趙進東提交提案,建議長江流域10年禁漁,給魚類繁衍以充足時間。趙進東認為,每年的4-6月禁漁期雖然一定程度上保護親魚的繁殖,但7月解禁后的大量捕撈,仍使幼魚面臨著危險,對漁業資源造成了很大的損害。漁業部門每年4月都要在沿江一些地方放流四大家魚和其他一些人工繁殖的經濟魚類,但數量可能連迷魂陣一天捕獲到的數量都不到……“我們認為禁漁期應該在10年左右,給魚類繁衍以充足時間。”
長江養不起14萬漁民
趙進東提出“10年禁漁”的提案后,農業部曾派人專門到中科院水生生物所進行了調研,但并未采取具體措施。
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下稱“長漁辦”)向早報記者證實曾收到并答復了趙進東的提案,在答復中,農業部認為,三個月的禁漁期,雖然未能從根本上遏制長江水生生物資源衰退的趨勢,但監測數據表明禁漁期制度對于延緩資源衰退,保護魚類自然繁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長漁辦主任趙依民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江漁業資源及生態環境承載不起現有的漁業捕撈力量,供養不起如此眾多的捕撈漁民,迫切需要讓部分漁民轉產轉業上岸。因此,努力開展長江捕撈漁民轉產轉業工程是長久之計。
在給趙進東的答復中,農業部表達同樣的觀點,“禁漁期制度涉及沿江11個省市,禁漁漁船37914艘(擁有捕撈許可證),專業捕撈漁民145339人。據統計,2011年,長江三峽庫區、壩下、洞庭湖、鄱陽湖和河口區的天然捕撈量不足5萬噸,長江的資源量已不足以支撐這14萬多漁民的基本生活,長江的水生生態系統面臨崩潰的危險。因此從漁民生存出發,從保護長江流域生態安全出發,在長江流域開展‘退捕還魚’的政策十分必要,也很緊迫。我部相關部門目前正在參考‘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的政策,制定長江漁民退出補償機制,引導漁民逐步退出天然捕撈。”
癥結在漁民的安置
目前,研究人員、管理部門和漁民都在期盼“退捕還魚”,但癥結就在漁民的安置上。
“由于涉及多部門合作,我部將會同有關部委作進一步的研究。”針對趙進東提出“設立長效機制的生態補償基金,解決長江漁民的生計”的建議,農業部給出了這樣的答復。
事實上,曹文宣也一直在思考10年禁漁后長江漁民的未來。“就是不禁漁,漁民們的生活也難以為繼了。”根據曹文宣的調研,隨著長江經濟魚類資源的下降,專業漁民生活狀況每況愈下,入不敷出,另謀出路已經成為主要現象。
早報記者走訪宜昌、萬州等地時也發現,全職捕魚的專業漁民已非常少見,他們大多在汛期時出江打魚,其他時間都在岸上找零工,然而由于國家會適當給予生活補貼和漁船油價補貼,大部門漁民沒有放棄捕撈許可證并長期在江上生活。
“在宜昌登記的2245條漁船中,常年作業的漁船不到30%,間斷性作業的漁船約占50%,很多漁民整年都不捕撈了,因為捕魚已經無法滿足漁民的基本生活要求。”
在曹文宣看來,目前實施的禁漁補貼存在很多問題,“很多是冒領的,辦一個捕撈證,就去領補貼。還有的去搞一條船,根本不撈魚,就拿幾十萬補貼。”曹文宣算了一筆賬,全江禁漁10年,不但魚類物種資源保護下來,還可以大量減少涉漁開支,“每年休漁三個月漁民的生活補貼2000萬元,人工放流資金僅2010年就約2.5億元,漁船油費補貼1.45億元,禁漁10年共計可節約41.5億元。”
"南水北調’工程,丹江口水庫的水位要從157米抬高到170米,抬高13米,就移民了18萬人。現在,全江的漁民加起來還不到15萬人,你為什么不能解決?”曹文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