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日),華東政法大學研二學生趙東海收到了國家發改委的來函,對他此前提出的《申請公開國家發改委提高成品油價格的法律依據》做出了回復。(見本報2月27日相關報道)
這份兩頁紙的回復主要告知了成品油價格調整的法律依據及其查詢方法,其中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國家計委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定價目錄》、《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以及《國家發改委關于印發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國家發改委的回復還提到,2月份油價上調的依據是《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第六條:“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今年2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提高成品油價格的通知》,決定提高成品油價格,從2月25日零時起執行。國家發改委通知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提高成品油價格。這是2013年國內成品油價首次調整,上次調價日期為2012年11月16日,兩次調價間隔70個工作日。
巧合的是,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當日也對油價進行了調整,于2月25日零時起調降各式汽、柴油價格每公升各0.4元、0.3元(新臺幣)。
正在做政府信息公開研究的趙東海有些迷惑,為何在相同的時間段,大陸的油價上漲,而臺灣地區的油價卻下調。他希望搞清楚的是,國家發改委提高成品油價格的依據。于是,2月26日,他向國家發改委提交了信息公開的申請。
趙東海說,他也看過國家發改委網站上有關成品油價格調整的解釋性文章,但仍然有諸多不明白的地方。比如,國家發改委的解釋提到,國內成品油的定價機制是國內油價與國際市場3個市場原油價格掛鉤,連續22個工作日平均價格上漲4%,就進入調整邊界,那么,定價機制究竟是與哪3個市場掛鉤?為什么是22個工作日?為什么漲幅確定為4%?這些問題是否經過聽證?
“油價上調,影響每個公民的利益,國家政府部門應該依法行政,但是包括我在內的大部分公眾卻不知油價上調的依據。”于是,趙東海想申請信息公開。
趙東海說,雖然他并不開車,但他覺得油價上漲和他也有關系。
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能夠當場答復的,應當當場予以答復。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并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因此,理論上,國家發改委最遲應在收到趙東海申請的30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
針對國家發改委的回復,趙東海仍然有疑問。國家發改委在提及油價調整依據時,列舉了《價格法》以及《石油管理辦法》。但趙東海認為,法律條文規定,“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條文使用的是“可以”,而非“應當”。
趙東海說,在法學用語上,“可以”意味著可以調整,也可以不調整。從條文本身理解,國際原油價格出現變化,國內成品油價格不一定必須作出相應變化。另外,他本人提出的公開法律依據還應包括調研報告以及會議紀要等論證本次油價上漲的依據,而不只是已經公布的法律。
再有,趙東海說,即使發改委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應當有法定的程序?!妒凸芾磙k法》沒有規定,但《價格法》和《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有規定。成品油價格屬于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其價格調整應當經過聽證程序,國家發改委作為國家的價格監管部門,應當組織聽證,聘請一定的經營者代表、消費者代表、與定價聽證項目有關的其他利益相關方,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作為聽證會參與人參加聽證。
趙東海認為,政府定價行為是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是用行政手段對經濟的干預,不僅應當做到有法可依,還應當受到行政程序的規制。既然我國的《價格法》和《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均明確規定,成品油價格調整應當經過聽證程序,國家發改委作為國家的價格監管部門,就應當組織聽證,并聘請一定的經營者代表、消費者代表、與定價聽證項目有關的其他利益相關方,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作為聽證會參與人參加聽證。即使在目前價格聽證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存在問題并不意味著行政機關可以“跨過”這一程序,直接作出行政決定,這樣做違背行政法中的“正當程序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