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采訪的多位人士表示,國家應該盡快采取加大財政投入或者劃撥國有資產,以及提高養老金保值、增值等途徑彌補養老金缺口,而對未來是否實施延遲退休政策、如何借鑒國外經驗等問題,則不能求之過急,更不能“一刀切”,要從政策、技術、方式方法上兼顧社會各個階層利益,這樣才可能有效推進退休政策的改革。
一位人社部專家告訴經濟觀察報,具體到人社部方面,對延遲退休政策還只是處于研究階段,更進一步的情況要在完成整個社保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之后才會逐步清晰。他表示,目前基本可以確定,人社部在“十二五”期間尚無推出延遲退休的計劃。
分類統籌
人社部正式提出延遲退休是在今年。3月16日,人社部副部長王曉初公開表示,正在研究制定延遲退休的方案,對于具體什么時候可能實施,用什么方式延遲退休,王曉初表示,人社部還沒有確定時間表,但一定會采取符合中國實際,符合中國人口結構、就業、社會保障情況的辦法,來分類統籌考慮推進延遲退休政策,不會搞“一刀切”。
3月17日兩會閉幕之后,電視、報紙、網絡等各種媒介對“延長退休”的熱度依然不減。4月7日,戴相龍提出了通過延長退休年齡彌補養老金缺口的建議,更是將“延長退休”的熱度進一步提升至從未有過的熱度。
與以往輿論熱烈討論延遲退休的情況相似,從3月兩會召開到現在,除了一些官員和專家表示支持延遲退休政策之外,普通民眾通過各種途徑特別是網絡媒體所傳達的聲音,幾乎一致都是反對實施延遲退休政策。
對于延長退休論調屢次引發輿論聲浪的激烈反對,一位人社部專家對經濟觀察報分析表示,其實早在“十五”期間,人社部就展開如何在國內推行延遲退休政策的研究,之后在多次小范圍征求意見時,相關政府部門和大部分專家基本都是持贊成意見,只有少部分專家是一直堅持反對。
財政投入
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是堅持反對推進延遲退休政策的專家之一,在他看來,政府方面要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安全度過老齡化高峰,并不是非要通過提高退休年齡。
唐鈞對經濟觀察報分析稱,現在國內企業職工已經負擔很高的社保繳費,以常說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保“五險”計算,目前企業繳費占比30%,企業職工個人負擔的費用占比11%,如果再加上目前高達10%以上的住房公積金,“這樣的社保繳費率在全世界已經是最高”。
與企業、企業職工負擔的社保高繳費率不同,政府對社保的投入卻僅占財政的7.5%,遠低于德國的55.5%,加拿大的45.6%,美國的30.2%,現階段中國每年的行政經費卻高達1/5。唐鈞建議國家應該在大力削減“三公經費”等花樣繁多的行政費用支出的同時,盡快采取加大財政投入或者劃撥國有資產,以及提高養老金保值、增值等途徑彌補養老金缺口,而不是急于在延遲退休年齡上做文章。
目前中國公職人員是國家全額繳納社保,唐鈞這樣算了一筆賬,按2011年的數字,政府在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簡稱“城職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以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簡稱“城居保”)三方面的補貼總共不到3000億元,不到整個預算內財政10萬億元的3%。從2013年到2050年人口達到4.8億人的老齡化高峰,政府平均每年對城職保、新農保和城居保三項補貼大約是在4500億元,占國家財政收入的比重也并不大。
雖然現在很多國家都已經普遍實施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但唐鈞對此的分析是,在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于年齡較大的企業職工,有規范的工會制度,還有其他一系列配套的法律保障,遇到企業裁員,會盡量保障這些老員工的權利;而在中國,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職工,男職工到50歲,女職工到40歲,就會進入“就業困難期”,一旦真正實施延遲退休年齡,這些高齡勞動者將會陷入極為不利的競爭地位。
唐鈞認為,一些官員、專家主張延遲退休年齡、提高養老繳費標準,是撇開了政府的責任,把社會保險當作“商業保險”來看待了,在基本養老保險方面,除了個人繳費、單位繳費以外,還應該有國家財政托底。現在專家學者強調的養老金存在巨額債務、缺口,實際上是長期以來,政府財政對社保投入太少累積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