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境內興隆溝遺址出土復原的陶人,是紅山文化首例完整復原的整身陶人,也是紅山文化迄今發(fā)現的一尊最大、最完整的整身陶塑人像,對我們準確認定紅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年-5000年)所處的社會階段和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義”。
領銜敖漢陶人考古發(fā)掘、復原和研究工作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副主任、內蒙古第一工作隊隊長劉國祥研究員14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說,這尊超寫實的陶人距今約5300年,雕塑著5300年前“活生生”的祖先形象,“敖漢陶人作為重要考古實證,表明紅山文化晚期已正式進入文明社會,是中華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源頭”。
劉國祥表示,敖漢陶人等文物出土,為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連綿不斷發(fā)展,提供出最直接的、重要的考古實證。
例如,敖漢陶人額頭正中帽頂上長條狀的“帽正”就一直延續(xù)下來,“帽正”是古代皇帝、王公大臣等有很高身份地位者的佩飾,竟然在5000多年前的陶人上出現,“這是(迄今發(fā)現中)絕無僅有的、最早的、獨一份的,也是中華文化傳承連綿不斷的考古證據”。
他介紹說,敖漢陶人是泥質紅陶,經過高溫燒制,質地堅硬,陶人通高55厘米、胸圍最大寬度65厘米,頭部和面部比較完整,戴有完整的冠,額頂的帽子有裝飾物,還有盤起來的發(fā)髻,雙目圓睜,鼻梁高挺,特別是嘴的唇部突起,兩腮下凹,呈呼喊狀,雙臂彎曲,右手握住左手,雙腿盤坐。
從裝束上看,有威儀的陶人是紅山文化時期一位享有很高社會地位的統(tǒng)治階層或管理者,似為紅山文化晚期的王者;從坐姿和口部動作看,很可能又是當時的一個巫者,展示著原始巫術的動作。通過這尊陶人,可以證明紅山文化晚期是神權和王權相結合的一種社會類型。
紅山文化晚期究竟有沒有進入文明社會,學術界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覆蓋范圍50平方公里,出土輝煌的玉雕群,這一大型祭祀中心的發(fā)現,就證明紅山文化晚期已進入文明社會,是中華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標志和象征;另一種觀點稱,按照城市、文字、金屬器的出現這3項文明社會傳統(tǒng)認定標準來判斷,紅山文化晚期還沒有跨入文明社會的門檻。
劉國祥分析指出,首先,雕塑、燒制敖漢陶人,體現出紅山文化晚期已具備一定的專業(yè)技術能力和高超的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其次,敖漢陶人戴冠、盤髻、佩“帽正”等顯示身份地位的服飾,證明紅山文化晚期已經形成等級化的社會分層;第三,紅山文化晚期已出現大型的禮儀建筑,包括祭祀中心的牛河梁遺址;第四,考古調查表明,紅山文化晚期的遺址數量明顯增多,這是人口增長的標志,證明紅山文化晚期進入人口增多的繁榮時期,人口多了,社會分工、分化、分層了,加上農耕技術的提高和農業(yè)經濟的迅猛發(fā)展,應該是推動社會進入文明進程的重要物質前提和保障。
“在文明進程中,不同地區(qū)的史前人們或遠古人們應該可以選擇走不同的道路”。因此,紅山文化晚期,盡管目前尚未發(fā)現明確的城市、文字和金屬器,但“我個人認為,當時已正式進入文明社會,敖漢陶人也為論證中華文明5000年提供了新的考古實證”。鑒于紅山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進程中占據十分獨特的地位和擁有的巨大影響力,“將敖漢陶人譽為‘中華祖神’并不為過。”劉國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