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fā)生里氏7.1級地震,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兩級政府駐地——結(jié)古鎮(zhèn)是“4·14地震”的重災區(qū),幾乎夷為平地,受災人口占全部受災人口的40%。
昨天是青海玉樹地震三周年紀念日。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暫停,玉樹地震災區(qū)重建項目繼續(xù)開始施工。三年來,援建者們見證了玉樹的重建,而在工地領(lǐng)工員的一天天的記錄里,重建的過程也更加具體和清晰。
玉樹縣結(jié)古鎮(zhèn)中心的格薩爾廣場,現(xiàn)在還是一個大工地。中國鐵建玉樹重建項目部的領(lǐng)工員王少華住在廣場北側(cè)的一間板房。
記者:這么厚一摞。
王少華:這些都是。
打開抽屜,拿出8本施工日志,4本筆記本,52歲的王少華有記錄的習慣。
王少華:這些都是在玉樹記的筆記。
從舊筆記本上的新一頁,開始寫下他參與玉樹重建的歷程:
王少華:從這開始,這天開始。
記者:2010年7月9日,晚上22點20分,銀川到西寧,這是坐火車吧?
王少華:對,坐火車。
第二天,7月10日,中午到達西寧,下午坐飛機到玉樹。第一次上高原,王少華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適應。
王少華:當時來這感覺確實不好,上不來氣兒,嘴唇發(fā)紫,晚上睡不著覺,頭疼……哎呀,可折騰壞了。
記者:有沒有打過退堂鼓?
王少華:肯定有,剛來的時候太苦了,住的是帳篷,白天熱,晚上特別冷,帳篷里睡不成覺,特別難受。
記者:是光在心里打退堂鼓還是有提過說受不了,是不是能回去?
王少華:沒提過,那時候大家都是這樣的條件,只不過想一想,哈哈。
王少華和他的同事們從2010年7月11號開始搭建項目部,準備開工。他們的第一個工程是玉樹州藏醫(yī)院:
王少華:來這第一個工程就是藏醫(yī)院,它是玉樹災后重建第一批的工程。
重建工程時間緊任務重,但是藏醫(yī)院到一個月之后才開工:
王少華:真正開工到8月28日了。
記者:中間為什么隔這么長時間呢?
王少華解釋說,延遲開工除了因為普遍存在的土地問題,還跟兩棵白楊樹有關(guān):
王少華:藏醫(yī)院選址那兒有兩棵很大的白楊樹,這么大。
記者:噢,一個人還抱不過來。
王少華:嗯,當時的設計圖紙,制劑樓跟門診樓、住院部是連成一體的,現(xiàn)在分開了,就是為了躲那兩棵樹。
在海拔3681米的結(jié)古鎮(zhèn),這樣兩棵白楊樹很難得,幾個援建單位一起商量,才決定它們的命運:
王少華:我們也說了,這兩棵樹怎么辦?設計單位和中規(guī)院的人也來看了,到最后幾方面合在一起,說是兩棵樹不能伐,不行就把設計改了吧。這樣才重新又改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