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日前公開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79 .69億元,這一數據比去年的預算執行數減少1 .26億元。201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79.69億元中,因公出國(境)費21.36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43 .99億元,公務接待費14.34億元。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三公經費”作為預算監督的切入點,不僅做到公開透明,而且預算也趨向細化、量化,更便于公眾監督。可是,“三公經費”畢竟不是財政預算支出的全部,所占比例很小。以廣東省2013年省級預算為例,其中,安排三公經費8.64億元,而全省公共預算是7556億元。可見,在財政日益豐厚的今天,靠“三公經費”擠出幾個錢,形式大于意義。
“三公經費”之外的預算支出也應納入預算監督。2013年中央公共財政預算,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建設等民生領域的支出近3 .3萬億元,占比達到47 .8%,這些龐大預算支出,都需要社會各界的監督。要想真正實現對各項預算支出進行有效監督,就目前而言,至少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民眾要參與整個預算過程。政府要持有“公開預算,天不會塌下來”的先進理念,預算過程和與預算相關的文件應與公眾見面。
其次,形成三位一體的監督財政支出體制。除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對政府預算進行監督外,公眾也要對預算實施過程進行監督。比如,民生工程進入施工階段后,讓公眾監督工程質量和進度,監督工程的驗收等;要利用第三只眼,加強媒體的強勢監督,以強化預算資金使用情況的日常監督;與此同時,在新《預算法》的修訂中,應規定問責機制,對各級政府的預算,進行“實質性審查”。
此外,建立“結果導向型”的考核機制。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不僅要管好“錢袋子”的出口(投入盡量少的錢),更要評估預算的產出效率,只有建立一套“結果導向型”考核機制,才能倒逼公共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吳睿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