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節、玫瑰節、桃花節、梨花節、蘋果節、西瓜節……近年來,各地舉辦的節慶活動數不勝數,更有相似之處便是均冠以“文化”的名號。文化節慶為何如此泛濫?這其中又存在哪些問題?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節慶內容千篇一律
開幕式要隆重,剪彩領導的級別要高,文藝表演最好有大明星,之后再搭配一些商貿簽約合同……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多請一些媒體記者造勢。可以說,很多參加過文化節慶活動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不管如何巧立名目,各地借“文化”旗號打造的節慶活動,內容都是千篇一律,個中緣由值得深思。
某地一位曾組織過文化節慶活動的官員告訴記者,說是文化節,其實節慶的內容與文化確實關系不大。“文化只是個‘噱頭’,掛上這個名號會比較時髦。”這位官員表示,盡管當地對于活動舉辦也有爭議,但出于經濟發展的需要,當地并沒有取消文化節慶的意思。
如果說文化節慶上的商貿簽約與文化不太“沾邊”,各地舉辦的文化論壇更可謂煞費苦心。一位業內人士曾對本報記者說,“論壇”不僅會讓文化節看上去顯得更加“有文化”,而且背后還有一本經濟賬舉辦論壇成本相對較低。地方政府熱衷舉辦文化論壇的目的通常有兩個,一是通過論壇可以使專家學者對當地傳統文化的保護建言獻策,二是以論壇為由頭,可以吸引客商到當地投資。效果究竟如何?有專家認為,由于來的學者都是由當地政府邀請的,即使發現了問題,也往往會在發言中將真實的想法隱藏,而說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套話”,結果是催生了一些到處“走穴”的“學術明星”。
在中央八條規定出臺后,各地文化節慶已開始注重節儉。以前動輒花費成百上千萬元的節慶開幕式當前已不多見,但這并沒有削弱各地舉辦文化節慶的積極性。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便是,從3月初至今,記者已收到各地文化節慶邀請采訪函10余封。
運作模式缺乏創新
中華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歷史,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于文化資源的合理開發,有利于提升民族創造力,增強國家文化水平,節慶活動恰好為文化資源產業化開發提供了一個平臺。從運作模式來看,當前各地一些文化節慶活動尚未擺脫“官辦”模式的束縛。政府在節慶中唱“獨角戲”,一方面,會造成財政的壓力和資金的浪費,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在節慶活動運作上專業性不足,往往導致節慶績效不夠理想。
目前全國各地的節慶活動,主要有三種模式:政府主辦,政府主辦、企業承辦,企業主辦。由于節慶活動需要多方面協調,政府主導有一定的合理性。著名經濟學家王玨認為,“政府辦節、公司經營、社會參與”應當成為今后節慶活動的主要模式。節慶活動從設計、策劃、組織、運作,到人力、物力、財力,都要贏得民間資源特別是民間人才和民間資金的積極投入和聚集。只有完全市場化的運作,才能提高節慶活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有專家指出,在文化辦節方面,政府的當務之急是要積極轉變觀念,“有所為、有所不為”,將工作重心放在對節慶活動提供宏觀指導,制定行業標準,加強對安全、環保、秩序、質量等方面的管制上。
不據實情內涵不足
文化節最早出現時有個時髦的說法,叫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本身的地位日益重要,于是,文化搭臺、文化唱戲,純粹展示文化,又成為一些文化節的主旨。時至今日,有些文化節由政府或企業出資,目的就是打造文化名片,顯示中外藝術精品,為市民提供精神食糧,公益性占重要位置,不大追求經濟效益;有的卻是純粹盲目跟從辦節風,互相攀比,效仿別人。
在某些地方的領導看來,當地如果沒有節慶,似乎就是文化“沒底氣”,更是經濟“沒活力”。于是,從繁華的都市到偏遠的鄉村、山溝,常常能見到一些不知名的節慶,而且不乏雷同,甚至要比個高下。專家指出,正是由于沒有或不重視培育節慶底蘊,一些人造文化節慶只能靠各種論壇、博覽會、招商會、展銷會“充門面”,規模小、檔次低,沒有產生應有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還極大地浪費了各種社會資源。進一步反思,不少文化節慶由于缺少挖掘文化和精神內涵,過于重視經濟效益,也已經出現被商業“綁架”的趨勢。
專家表示,節慶活動對于一個地方整合和優化文化特色資源,發展獨具魅力的特色文化產業,提供了寬廣的舞臺。倘若在辦節前多聽聽民意,增加一些實地考察,加深對本地文化資源的挖掘,文化節慶必將發揮其積極意義。駐山東記者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