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老王家坐會兒!”記者見到義務清掃隊員王柱時,他正手握自制鐵夾子撿著路面上的玉米稈葉,得知是采訪他們6位義務清掃隊員,便招呼著大家走進了隊員王海清家。
日前,記者到下花園區采訪,得知定方水鄉徐家窯村有6位平均年齡超70歲的義務清掃隊,10年來免費服務村民,美化村容村貌。
印象
整潔的塞北小山村
街道干凈整齊,沒有牲畜亂跑,沒有雜土亂堆,主街道兩側墻面上畫著各樣壁畫,兩排小樹在風中向客人招著手。真是聞名不如見面,徐家窯整潔的村容村貌令人感嘆,頗有一種山城小鎮氣息。“長約600米的主街,29條小巷,6人每天大約清掃4小時……”談起義務清掃隊情況,王柱如數家珍。
隊員平均年齡超過70歲,年紀最大的王柱77歲,年紀最小的王海清也已63歲。10年來,有的隊員去世了,有的隊員行動不便退出了,但“年輕”力量不斷加入。他們說:只要干得動,就會一直掃下去。
“一則干凈大伙,二則鍛煉身體,何樂而不為?”王海清一邊為大家倒水一邊說,每天都是王柱隊長簡單交代幾句后,大家就四散開各自打掃,冬天通常每天清掃一次,早上8點多開始;夏天每天一般掃兩次,早5點多開始,下午4點左右再掃一次。
影響
村民自覺維護環境
沒有工資,掃帚自制,小推車自己修理,鎬頭、鐵鍬自備……
10年來,隊員們從沒開口和村里要過錢。同時,清掃隊義務清掃街道潛移默化影響著村里的年輕人。如今,村民都會自覺掃凈門前雜土、拔凈門口雜草、碼凈院內柴草,各家各戶都注意衛生,戶戶都備著臟水桶。
據徐家窯村黨支部書記王獻軍介紹,和過去相比,村里的衛生情況好了很多。在2004年柏油路修好之前,穿過村子的是一條黃土路,趕上下雨天,黃土路經過車子一碾,泥濘不堪。村民走在路上深一腳淺一腳,“誰出門誰帶兩腳泥回家。”去年,徐家窯村開展“四清四化”活動,在清掃隊的倡議下,制定了衛生管理辦法等12項衛生管理方面的鄉規民約,村里投資2萬元建起5座垃圾池,安裝25盞路燈……
自己的義務行動給村里帶來這么大的變化和影響,清掃隊員們干起活也是越來越有勁兒了。“吱扭扭、吱扭扭……”王海清給手推車裝上滿滿一車垃圾,起身推向垃圾點,“用的時間長了,哪兒都響,但干起活兒來一點都不含糊。”就是這樣的一支老年清掃隊,在一個閉塞的小山村里發光發熱,給鄉親們打掃出一個美麗的家園。(記者 劉雅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