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動車組在長春軌道客車公司下線。
吉林4月,還在飛雪迎春。一入5月,已是滿眼春光。
白山松水間,實現吉林振興的夢想,正在升騰為創新發展的春潮。
經歷“東北現象”的陣痛,迎來老工業基地振興10年,從未甘于平庸的吉林再一次審視自我。
吉林在全國,可以概括為三個2%:面積占全國1.95%,人口占全國2.04%,GDP占全國2.29%。
論優勢,吉林不?。嘿Y源稟賦突出,兼具天下糧倉、老工業基地、生態保護重點區域等概念。
論差距,吉林同樣不?。罕M管連續10年GDP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經濟總量只位居全國第二十二位。
“優勢是潛力,差距更是潛力。創新的巨大潛力對吉林實現富民強省的夢想,意義重要而深遠。”談思路,省委書記王儒林一語中的。
怎么看創新?怎么干創新?2012年12月的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吉林上下引起強烈震動,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破題實踐。
“把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動力,轉方式,調結構,奮力推進吉林經濟社會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大發展。”省長巴音朝魯說。
長白山下、松花江畔,創新的種子正在處處播撒、生根、萌芽、勃發。
新愿景
統籌“三農”,追逐高產穩產,創新糧食生產技術、創新生產經營體制,走現代農業之路
就吉林而言,農業具有極為特殊的含義。糧食安全,是保障,更是保證;高產穩產,是愿景,更是前景。
說起農業,王儒林連用5個“最”:農業是吉林最有優勢、最有潛力、最有競爭力、最有標志性意義的產業,也是最需要合力發展的產業。
黑土千里,地處“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吉林農業底氣十足:2012年,吉林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達到668.6億斤,居全國第五位;糧食單產每畝比全國高260.3斤,連續10年全國第一;全程農機化作業水平達到69.6%……
傳統產業、傳統優勢,糧食生產還有多大潛力?吉林的回答讓人振奮:潛力還很大,力爭用5年時間糧食總產增長到750億斤!
潛力從何而來?來自創新:創新糧食生產技術,創新生產經營體制,發展現代農業。
地怎么種?地由誰種?糧怎么賣?看似簡單,學問很大。
中科院東北地理所研究的玉米、水稻“高光效”農作物栽培技術,已經連續試驗8年,玉米平均單產提高15%到17%,最高的增產23.7%。今年,吉林將確保推廣“高光效”技術示范田200萬畝。
技術很簡單。就是把現在南北壟向偏西20度,把現行的單壟單行65厘米改成大壟雙行1.7米,非常便于學習掌握。
效果很明顯。“高光效”技術能夠大大提高光照、通風、透光,增加產量。
推廣很不容易。土地小規模分散經營制約了新技術推廣。農民分地時是南北直壟分的,偏西20度就變成了斜壟,打破了原有地界,容易產生糾紛。
“高光效”技術推廣難,帶出了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的問題。實現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勢在必行。
產糧大市四平,所轄4個縣市產糧均躋身全國產糧大縣。市委書記劉喜杰這樣理解服務“三農”:“黨委政府要做那些農民想干干不了、干了也不合算的事,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使農民種糧與政府抓糧二力合一。”
統籌“三農”,思路在實踐中漸漸清晰:推進農業規?;洜I,提高生產效率,催生農村合作經營組織,壯大農村經濟,進而帶動農民增收。
目前,吉林農村土地流轉總面積885萬畝,占承包地總面積的14%,今年這一比例要達到19%。
梨樹縣種糧大戶郝雙的經歷頗具代表性。郝雙的合作社剛建時,村民們積極性不高:“自己種地挺好的,合作社還能有啥不同?”入了合作社的人秋后一算賬:種糧成本降了,省心省力,產量還比自家種時高一兩百斤。事實勝于雄辯,不用郝雙挨家挨戶動員,村民們紛紛找來要求入社。
創新,打開的既是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又是農民增產增收的大門。
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451個專業農場平均盈利45萬元,糧食單產高出全州平均值20%。
在吉林市昌邑區大荒地村,整村土地流轉,糧食生產、經營統一,去年村里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8萬元。
有了技術,有了合作組織,農民還愁什么?愁融資難、融資貴。
吉林把目光投向了金融服務創新,“土地收益保證貸款”在黑土地上破繭而出。農民用手中土地的未來收益權作質押,就可以便利地貸款,而且利率較低。試點不到一年,已為2037戶農戶發放貸款6005.65萬元。目前,這種貸款模式逐步在全省推廣。
法律規定,農民承包土地不能用于抵押貸款。這項政策創新,首次將土地未來收益權作為保證,用制度設計破解貸款難。梨樹縣蔡家村匯豐農民合作社理事長馬振生就嘗到甜頭:“以合作社的2400畝耕地收益做保證,我們剛拿到200萬元貸款,不到4天時間就批下來了,利息比正常貸款省了8萬多,土地經營權也沒變。”
技術創新、政策創新、制度創新,吉林農業持續健康發展,未來美好可期。
新振興
調整優化,多元化發展,超越“二人轉”,傳統產業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力,搶占產業鏈高端、市場終端
縱向比,吉林自信自豪:過去五年GDP連跨6個千億元臺階,躋身“萬億元俱樂部”,地方級財政收入突破千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突破千億元。
橫向比,吉林自警自?。航洕偭窟€太小,財政收入還太少,人民群眾還不富裕。
吉林最大的問題無疑是發展問題,最難的問題仍然是產業結構問題。
既要發展又要轉型,這道必答題怎么解?
老工業基地實現新振興,不能總是老工業基地,還要成為新型工業化基地。
多元化發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產業集群,搶占兩端:產業鏈的高端和市場的終端——這是吉林決策者的共識。
超越延續多年的汽車與石化“二人轉”,多極均衡發展的產業格局正在形成。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由2007年的2個增加到現在的8個,農產品加工業成為吉林省第二大支柱產業。
傳統產業在轉型中升級,在升級中轉型,邁向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新能源汽車研發、示范應用風生水起。長春160路公交線路上運行著12米純電動客車;50輛奔騰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作為公務用車投入示范。
產業集聚式布局,集群式發展。吉林市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區,聚集了200多家化工企業。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企業內部、企業間、園區內外形成三個層次循環圈,乙烯、丙烯、碳四、芳烴等幾大循環經濟產業鏈。在這吃干榨凈的過程中,生成了上千家企業,實現了末端治理向綜合利用的轉變。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力,搶占產業鏈高端、市場終端。碳纖維與生物化工新材料產業從無到有。“原料—原絲—碳絲—終端產品”,短短三年時間,吉林市碳纖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碳纖維年產能達到818噸,2萬輛碳纖維自行車下線,碳纖維汽車底護板完成車載實驗,碳纖維汽車板簧等制品項目投產,吉林市向著“中國碳谷”的目標挺進。
轉型升級,根本動力在科技創新。有了新技術,才有新產品,有了關鍵技術、核心技術,才能占領市場。
中國北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占地3.2萬平方米的廠房里,70輛CRH380CL型動車車廂正在組裝、調試。技術人員提醒記者留意車頭:“這種車頭細長比更大,宛若奔跑的獵豹,氣動阻力比以前的流線型車頭降低12%,是我們自主研發的。”
6位博士后、17位博士、275位碩士等組成的近500人科研團隊,掌握了時速350公里高速動車組的核心技術,設計制造出時速300公里以上、適用于在高寒地區行駛的高鐵列車……得益于這些含金量極高的科技創新成果,長客股份公司年銷售收入從15億元增長到233.9億元。
一花獨放不是春,總體上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教資源不相稱依然是吉林之痛。坐擁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應化所、地理所,吉林大學等一流科研院所,吉林的綜合科技進步水平、區域創新能力、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等一系列指標在全國都還是中游。研發經費占GDP的比重只有0.87%,只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49.4%。技術成果市場化指數19.02%,只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23.2%。
對癥下藥,吉林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從科技管理整體謀劃到頂層設計,從產學研緊密結合到項目、平臺、基地聯動,從重大科技攻關到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吉林下決心讓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批科技成果正在形成生產力:
——高均勻度全彩色LED大屏幕數字電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技術國內領先;
——電動客車、電動轎車整車試驗平臺進入第二輪開發;
……
擴大總量,提高質量,優化結構,增加效益,吉林邁向富民強省的振興之路。
新突破
拉長短板,突出發展民營經濟,創新理念、創新機制,放水養魚,讓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
和發達省份比,吉林最突出的短板在哪里?
短板在民營經濟發展滯后。
吉林的大企業名聲在外:一汽、吉化在全國都赫赫有名。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營經濟缺乏活力:總量不夠大,層次不夠高,創新能力不夠強,市場發育不夠健全。
以前,“一汽一咳嗽,吉林就感冒”。如今,民營經濟增加值已占吉林半壁江山。上繳稅金占地方級財政收入比、從業人員占城鎮從業人員比、民間投資占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比,3項均超過70%。
吉林對此并不滿足。把脈問診,民營經濟與發達地區比至少落后十年。
吉林私營企業戶數只有廣東的12.7%、江蘇的12.2%,注冊資金只相當于浙江的13.6%、廣東的10.7%、江蘇的7.9%,并且多數處在產業鏈低端,規模以上民營企業新產品產值率只有5.8%,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
看差距,補不足,吉林人開始琢磨拉長短板。
元旦后第一個工作日,王儒林致信9個市州、60個縣市區委書記,要求就民營經濟調研。報送的69份報告提出了349條問題。
突出發展民營經濟,成為吉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發展突破口。春節剛過,召開了突出發展民營經濟電視電話會,確立了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即實現三個“翻一番”:到2017年,全省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增加值和市場主體數量分別比2012年翻一番。
首先要解決的是創新理念。放水養魚,鼓勵創業。僅新辦民營企業2年內免征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一項扶持政策,總共向民營企業讓利6億元。
改革開放之初,發展民營經濟只要肯創業就行。吉林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高廣濱認為:“這一輪發展民營經濟的特點是創業+轉型升級,重點是要下大力氣發展一批成長性強、自主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型中小民營企業。”
“我們的產品已經占據了北京高端市場的60%。”指著一排排小巧精致的激光醫療設備,吉林科英激光公司董事長朱延生很自豪。這家從事激光醫療設備研發生產的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現在產品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民營經濟發展空間巨大,搶占了技術高地,完全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叫板比拼。”
龍頭企業帶動,讓大企業“頂天立地”,凸顯了集群效應。長春以大成集團為龍頭,形成了玉米加工集聚區;通化醫藥產業基地,成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這樣的特色工業園區,全省有85個。到“十二五”末,吉林要培育形成3個工業產值超千億、10個超百億的特色園區,形成民營經濟發展的集群優勢。
走進大成集團會議室,一棵“玉米樹狀結構圖”讓人印象深刻:樹的底部是玉米種植基地;樹干包括玉米淀粉、麩質粉、纖維飼料和玉米油;樹冠包括變性淀粉、淀粉糖、生物質化工醇等八大類產品。在大成集團興隆山廠區,十多家企業通過地下管道相連,上游企業的產品通過管道輸送給下游企業作原料,產品附加值高達幾十倍。大成生產的賴氨酸,產量占全球總量的60%,公司產值突破500億元。
民營企業創辦難、成長難、創新難、盈利難。
解決難題靠什么?靠機制創新。
在吉林,孵化器、高新園區等服務網絡,被形象地稱為“培育會下蛋的雞”。孵化器、高新園區提供廠房、技術支持,提供政策、管理服務,降低了民營企業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了創業成功率,推動科技發明走向市場創造價值。
得益于這樣的機制創新,一批批民營企業得以“鋪天蓋地”,孵化、壯大。
在長東北高新區,使用面積7萬平方米、依托光機所而成立的吉林省光電子產業孵化器有限公司二期廠房建設接近尾聲。公司業務經理劉向東告訴記者:“一期有近20家企業入駐,我們提供廠房,進來就能直接生產,還提供技術支持等科技服務。去年產值超過了10個億。”
大企業強省,小企業富民。巴音朝魯說:“培育‘狼群’式、‘小狗’式、‘小鳥’式的中小微型企業,形成大企業帶動、中小微型企業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雁陣格局,吉林將迎來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新引擎
補強“軟肋”,通江達海,筑巢開放平臺,先行先試,自覺創新,打好長吉圖戰略這張牌
站在吉林最東邊的琿春防川瞭望塔上,極目望去,直線距離6公里外,就是日本海。
望洋興嘆,吉林人一直苦于缺乏開放的通道。
通江達海,走向蔚藍,長吉圖戰略讓地處東北亞地理中心位置的吉林如愿以償。
2009年,國務院批準實施《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這是全國首個沿邊開發開放戰略。
長吉圖戰略,以琿春為開放窗口,延(吉)龍(井)圖(們)為開放前沿,長春、吉林兩市為直接腹地。
這對吉林意味著什么?吉林視之為改革開放以來的最大機遇,戰略創新的產物,制度創新的平臺。
長吉圖,振興發展新引擎。
長吉圖區域面積占全省39.1%,人口占40.7%,GDP占65.2%。長吉圖把吉林最具潛力的開放優勢、最有能量的經濟增長優勢、最具魅力的資源優勢疊加,是吉林振興發展的強勁動力。
窗口更亮,中國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示范區落子琿春;前沿更大,延龍圖一體化扎實推進;腹地更強,長吉一體牽手發展。
隨著長吉城際動車開通,兩座城市的時間距離縮至32分鐘,長春城市群布局快速向吉林市推進40公里。吉林市建設北部工業區、西南新城等十大功能區,引導城市重心向北部和西部延伸,對接長春。汽車整車制造、循環經濟、農產品加工、軌道客車四大產業集群崛起在長吉一體化經濟帶上。
長吉圖,開放合作新載體。
連續舉辦八屆的“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累計貿易成交57億美元。今年金秋即將舉辦的第九屆將正式更名為“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長陳偉根說,這標志著東北亞博覽會躍升為東北亞各國政府間對話交流的重要渠道、東北亞區域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中國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各國人文交流的重要通道。
借勢長吉圖戰略,吉林省加大制度創新力度,統籌推進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提升開放水平,優化發展環境。吉林省唯一的綜合保稅區——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獲批建設。著眼于服務長吉圖區域,保稅區正向“一年封關驗收、三年見成效、五年具規模”的目標奮力沖刺。
吉林市也不甘落后,在中國和新加坡兩國總理的見證下,規劃面積57平方公里的中新吉林食品區項目簽約,三年累計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318億元。食品區將根據國際一流標準構建從田間、養殖場到安全健康食品研發、加工,到消費終端的完整產業鏈,引領區域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長吉圖,借港出海新通道。
圖們江是我國內陸進入日本海最近的水上通道,這里中朝俄3國陸域相通,中俄朝韓日5國水域相連。以琿春為圓心的200公里半徑內,分布著俄朝兩國的10個港口。
然而,對外通而不暢,一直是制約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的關鍵因素。
在加快國內通道建設的同時,同鄰國陸海通道建設步伐加快,琿春圈河至朝鮮羅津港公路改造已完成,琿春經羅津港至上海(寧波)的內貿外運通道已開通,琿春—俄羅斯扎魯比諾港—日本新澙航線逐步實現常態化運行。3月,琿春經扎魯比諾港至韓國束草航線恢復運營。延邊州長吉圖辦副主任戰德全說:“借港出海、陸海聯運大通道已基本形成。”
煙臺大宸琿春水產公司看中了琿春的區位優勢,投資1億元,建立了冷庫和加工車間,從國外采購的魷魚等原料直接運到冷庫冷凍,然后再轉運回煙臺。公司負責人宮錫梓說:“這比原來從煙臺直接去進口每噸要節省400元。”
立足先行先試,創新體制機制,長吉圖區域加快重點部位謀劃發展,按照腹地、前沿和窗口的功能定位,制定差異化政策,實現差異化發展。“先行先試,敢闖敢試,一切皆有可能。這并非本位意識,實為創新自覺。”吉林省長吉圖辦副主任王景友對未來信心滿滿。
今日吉林,世界眼光。
新愿景。創新夢,夢糧豐。
新振興。創新夢,夢強省。
新突破。創新夢,夢富民。
新引擎。創新夢,夢開放。
走在創新之路,目標富民強省,春天里,吉林正在釋放潛能,成就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