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業內人士稱,中國鐵建被曝出8個億招待費,只是賬沒有做好才撞到了槍口上,其他建筑企業可能賬做得比較漂亮,但不排除也存在這種情況。
在建筑行業中,建筑總包單位給甲方的“吃喝送禮”似已成了拿到工程項目的敲門磚,這體現在建筑業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中,就是扎眼的“招待費”。
近日,中國鐵建(601186.SH;01186.HK)8.37億元的招待費備受關注。而梳理建筑行業上市公司的年報發現,高昂的“招待費”似已成了行業揮之不去的通病。
實際招待費遠高于賬面
相較于其他行業,建筑行業的招待費遙遙領先:除了中國鐵建連年超過8億元的招待費外,中國交建(601800.SH)的招待費也高達7.79億元,中國水電(601669.SH)的招待費為3.43億元,此外,上海建工(600170.SH)、葛洲壩(600068.SH)、中國北車(601299.SH)、金隅股份(601992.SH)的招待費均超過1億元。
一家大型企業的財務總監告訴《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中國鐵建被曝出8個億的招待費,只是去年的賬沒有做好才撞到了槍口上,其他建筑企業可能賬做得比較漂亮,但并不排除也存在這種情況。
“一般都會去調節業務招待費,比方把一部分錢做成培訓費等其他項目,說白了實際費用可能更高,但企業大多會對業務招待費做調節。”上述財務總監說,調節招待費的操作難度并不大:“做賬,看你拿的原始票據是否真實可信,如果送禮送了1萬元,現在有一張1萬元的培訓費用發票,這也沒什么”。
事實上,正如上述財務總監所說,建筑公司,尤其是一些工程總包公司,花在業務招待上的費用往往要高于賬面所體現的。
那么,建筑企業普遍偏高的業務招待費都花在了哪里?某上市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向本報記者表示,招待費用主要還是經營往來中產生的招待費用,各個部門都涉及到的,“業務招待費肯定跟業務相關,像我們董秘辦,比如開股東大會什么的,律師來了肯定要安排食宿什么的,這也很正常。”
他說,發生業務招待費用后,一般是自己買單然后去報銷,而報銷都是有標準的,“不可能平白無故拿著發票就能去報,隨便帶人胡吃海喝然后報賬的情況也不現實”。
而一家地方建筑國企的管理人員則告訴記者,建筑企業花在“招待”上的費用,實際上包括了宴請、活動費、旅游費、禮物紀念品,有時候是直接送錢。
央企建筑公司為了拿到招標項目也需要行賄。例如,去年9月份,中鐵六局與民營企業福建信通公司在安徽涇縣發生斗毆,中鐵六局有百余人參與了這一事件,福建信通公司有27人住院治療。而沖突的原因,居然是福建信通公司向有關部門支付了上億元“中介費”,幫中鐵六局拿到了項目,后合作破裂發生斗毆。
同時這些建筑公司又是受賄方。據本報此前報道,國內最大的工程機械公司三一重工(600031.SH)每逢春節等傳統節日,就會列出一批“公關費”。據此前爆料人提供的一份“2011年分公司(經銷商)中字頭各系統客戶及水泥行業大客戶春節公關費用提報審核明細表”顯示,2011年,三一重工各分公司、經銷商報給總公司的公關費用的提報總額達到1385.5萬元,初審費用為502萬元。
一名政府建設部門的官員則向本報記者稱,有時候直接送紅包“不太好看”,建筑公司就會想著法子塞錢:“譬如大家一起搓麻將,對方老板跟下屬說好,你們只準輸,不準贏,所以往往一場麻將下來贏個幾千元并不稀罕。”
招投標中“得多活絡關系”
建筑業的招待費緣何那么高?
工程項目是建筑企業的“活路”,而為了搶到工程,拿到項目,企業花在招待上的比例不盡相同。“這得要看和甲方的關系怎么樣,還要看工程本身的利潤率、競爭對手的實力、自身的后臺,當然還有對方的‘貪欲’,來作衡量。”上述國企管理人員說。
而上述政府官員向記者透露,據其了解,如果是一個5000萬的工程,企業最起碼有200萬~300萬是用在招待費上。“如果沒找到門路送客,這些錢沒花到,根本就做不到工程,這就是行業潛規則。”
“要說沒有貓膩是不太可能的”。另一名建材企業的管理者告訴記者,在涉及到一些政府項目的時候,企業往往并不是憑實力、信譽、業績就能拿到工程。
他向記者透露,在工程招標書里,往往會標明該工程項目的“取費標準”,而這一取費標準往往直接關系到這一項目的利潤情況。例如標有“總承包一級”的項目,就意味著綜合管理費就高達30%,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油水豐厚”的項目。
“只要在這個行當里做的,誰也逃不掉。沒有誰主動愿意花這些錢,我能吃一頓便餐,干嘛要請你吃頓豪華大餐?”上述國企管理人員向記者表示,企業這樣做,無非就是因為招投標過程的不透明、不規范、不公正。“甲方掌握了資源,你和他們的關系不到位,工程就泡湯了,所以就得多活絡活絡關系、多加運作,才能拿下項目。”
他補充道,這是“大氣候”決定的,“整治這種情況并不能在短時間內解決,這些灰色地帶真的不太好監督。”(金慧瑜張國棟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