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姐弟倆同患尿毒癥 父親自建“透析室”(圖)
李清中在自制的“透析室”為兒子李凱做腹膜透析。 房間里堆放著十幾箱腹膜透析液,僅能維持李凱一個月的透析所需。 穿上白大衣,戴上口罩,用消毒液洗手,將腹膜透析液拿出來稱好重量,在自制透析室開始為14歲兒子做腹膜透析。這是李清中每間隔8小時就要重復的工作,每當看著發黃的液體從兒子身體里流出,一股透明的液體再從另一端流進兒子的體內。他的心陣陣絞痛,疲憊的面孔滿是無奈與無助。 李清中是河北省承德市承德縣石灰窯鄉河西村人,26年前,他與段淑花相戀并結為夫妻,隨后,女兒李敏、兒子李凱的出生為這個家庭增添了無限的歡樂。賢惠的妻子、可愛的兒女,讓這個49歲的男人覺得自己的小日子幸福美滿。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在2010至2012兩年的時間內,兒子李凱、女兒李敏相繼被查出患有尿毒癥,接連的噩耗讓李清中與妻子段淑花覺得天塌了。面對生命垂危的一雙兒女,手心手背都是肉,一個也不能放棄。 姐弟同患尿毒癥 2009年秋,11歲的兒子李凱身體開始感覺不適,腰腿疼痛,臉色發黃,后來走路一瘸一拐,上學根本無法爬上樓梯。從此,李清中帶著兒子,往返于承德和北京之間,開始了漫漫的求醫之路。 “孩子他爸一直領著兒子到處看病,承德附屬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協和醫院都去過。開始醫院檢查孩子貧血,曾懷疑是白血病。”段淑花說,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李凱的病情并不見好轉。直到2010年秋,李凱被查出雙腎病變,最終被確診為尿毒癥。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李清中夫婦如雷擊般癱倒在醫院的過道里。“開始時一直是吃藥維持,每天吃六七種。”2012年5月份,李凱病情嚴重,李清中只好向親戚朋友借了幾萬元,把兒子送到北京海淀醫院做腹部透析維持生命。 兒子的病已經讓李清中夫婦心力交瘁。然而,噩運再一次降臨。在李凱被確診為尿毒癥后不久,23歲的女兒李敏,出現頭暈、嘔吐,2012年4月,到解放軍266醫院檢查后,確診為雙腎衰竭,已發展到尿毒癥階段,且已是中晚期。噩耗就像五雷轟頂。“當時感覺整個天都塌了。”李清中哽咽著說。 自從李敏病后,一直靠在醫院做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一周兩次血液透析,每月要花5000元。 為了省一些醫藥費,李敏在離醫院較遠的地方租了一間連取暖都沒有的房子,自己坐公交車去透析,然后再獨自坐公交車回到出租屋。 每過十幾天,段淑花都要來看望女兒一次,每次她都發現女兒比上一次瘦了。因為無人照顧,李敏長期營養不良,整個人瘦的只剩幾十斤。 “因為家庭困難,想把女兒一周兩次透析改為一次,但李敏的身體不允許,不做就難受。”說起這些,段淑花的眼里含著淚水。 父親為兒建起“透析室” 兩個孩子幾乎同時病倒,無疑是給這個家庭雪上加霜。 和女兒李敏的血液透析不同,兒子李凱的腹膜透析相對簡單。為了節省醫藥費,兒子在北京住院期間,李清中開始在醫院接受培訓,消毒、學皮下注射……兩個月過去了,他可以像醫生一樣為兒子做腹膜透析了。 2012年8月,李清中特意在家中截出一間2平米左右的小屋,專門給李凱作透析室。 說是透析室,只不過是用木板在房間靠窗戶的陽面隔起來的一個封閉空間,安上門,用涂料刷白,掛起消毒燈,買了一臺透析機,放了兩把椅子,透析室就建成了。 每天,李清中都要定時給兒子做3次腹膜透析,6時30分、14時30分、22時30分各一次,每次40分鐘,耽誤不得。 李凱的腹部,埋著一根管子,每次透析,李清中都要一直守著兒子。看著發黃的液體從管子的一端流出,一股透明的液體再從另一端流進兒子的體內。兒子小小的年紀就要遭受這種無止境的病痛折磨,真是病在兒身,疼在父心。 治療費愁壞父母 記者初見李凱時,14歲的他剛剛做完腹膜透析從家里出來,一身黑色運動服,黝黑的臉龐,走起路來有點跛,個頭也明顯比同齡的孩子矮很多。李清中告訴記者,由于并發癥,兒子長期腿疼,走路出現障礙。 自從李凱得病,再加上每間隔8小時就要做的腹膜透析,他已經不能再去學校讀書了。當記者問他最想做什么,李凱毫不猶豫的回答了二個字:“上學”。 在李清中專門給兒子做的透析室外屋的地面上,整齊堆放著十幾個藥箱,“這些是李凱一個月的腹膜透析液,每月需要6000元。”李清中說,兩年來,姐弟二人的醫藥費已達20余萬元,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并欠下外債,而其中的13萬元全部是當地社會各界的愛心捐款。 以前我還可以出去打工掙錢,如今在家里給兒子做透析,每個月只有480元的低保費。“給孩子做了這個月的透析,還不知道下個月的藥費怎么辦。”李清中說這話時不停地搓著手。 “從過年到現在沒買過一次肉,平時只吃些曬好的青菜干,孩子實在想吃,就去集上單獨給他買一點青菜。80歲的婆婆知道孩子有病,也舍不得吃上一口。”說這話時,段淑花早已是流流滿面。 記者看到,李凱身上的黑色運動服,褲腿和衣袖明顯短了許多。他告訴記者,這是自己3年前上五年級時的衣服,生病之后就再沒買過什么新衣服。 一個也不能放棄 目前,女兒李敏的病已經到了中晚期,血液透析只能維持三五年,唯一的辦法就是換腎。 父母想分別把自己的腎臟移植給姐弟二人,延續他們年輕的生命。由于李凱未成年,腎臟肯定與成年人不匹配,將來只能到醫院排腎源。李清中和段淑花如此合計著。 想法是美好的,但是高額的手術費對于這個早已一貧如洗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字,如今,就是一個孩子的手術費還沒有著落,更不要說兩個孩子同時做手術。 “等籌齊手術費,我先去醫院和女兒做配型,把腎捐給她。”段淑花說,對于兒子李凱,只能在家做腹膜透析維持著,以后再想辦法。 面對抉擇,李清中和段淑花夫婦堅持“手心手背都是肉,一個也不能放棄。”(記者張帆) |
關鍵詞:患病,救助,尿毒癥,父親,透析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