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分支機構限制放開 券商對證監新規不“感冒”
近日各地證監局向證券公司下發《關于落實<證券公司分支機構監管規定>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及相關公示材料及范本。這意味著證券公司不受數量和區域限制設立分支機構將正式開閘。不過從記者采訪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由于經紀業務“蛋糕”縮水及線上業務的推開,券商對這一新規似乎并不“感冒”。 券商設分支機構限制放開 事實上,中國證監會早在今年3月15日就已公布了《證券公司分支機構監管規定》,此次下發《通知》是對其進一步細化,顯示監管層對證券公司經紀業務的放松態度未發生改變。 新規放開了分支機構設立的主體資格限制、地域限制、數量限制,各公司應結合自身實際,以及公司發展戰略、業務類型和實際管理能力,審慎決定設立和布局。這也意味著實施近5年的《關于進一步規范證券營業網點的規定》同時廢止,此文件曾規定券商在非飽和地區每次最多只能申請設立2家(區域范圍)或5家(全國范圍)營業部。 對于投資者來說,更多的銷售網點會帶來更加方面的券商服務體驗。但是對于券商自身來說,很難判斷這是一個利好還是利空消息。 多數券商不太“感冒” 中信建投石家莊一營業部一位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此前監管部門對券商分支機構的開設設置主體資格、地域、數量等方面的限制,意在避免行業盲目過快的發展,現在思路有調整,從限制券商擴張發展轉向強化對券商內部管理。“因此對于無限制開設分支,券商目前來看更加理性。”上述負責人表示,原來券商考慮到成本和審批限制,不愿在已有其他公司證券營業部的縣、市新設營業部。但設置市場化后,競爭對手可通過開設低成本的新型、輕型營業部進入市場,搶奪當地存量營業部的市場份額。“這意味著券商存量營業部會因此貶值,如果投入大量的成本新建分支,可能會陷入惡性的競爭中去。” 而另外一個因素是,目前經紀業務面臨轉型升級,在券商盈利中比重也在逐漸下降。 市場波動對券商跑馬圈地的熱情有很大影響。《中國證券業發展報告(2013)》顯示,2002年-2012年,全國共增加2183家營業部,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39%;其中,2004年和2010年,營業部數量增長速度最快,分別比上年增加40.07%和21.98%。但是最近兩年券商新增營業部不增反減。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證券公司經營數據,2012年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14家證券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294.71億元,比2011年下降0.48%。其中,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即經紀業務)凈收入504.07億元,比2011年的688.87億元下降26.83%,成為證券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此形勢下,一些券商在去年甚至采取關停部分營業部的方式來控制成本。 經紀業務面臨轉型 國信證券副總裁陳革此前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未來券商經紀業務將面臨六大變局:從通道價格競爭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產品創新競爭轉型;人才結構將從大規模的中低端人才向適度規模的專業化高端人才轉型;業務模式將從單純拉客戶開戶炒股向個性化服務配置、產品配置轉型;服務資源將從單一部門獨立提供向跨部門跨業務線整合提供轉型;營銷模式將從“團隊+物理渠道”向多層次、立體化營銷體系轉型;盈利模式從單純交易收費向多元化服務收費轉型。 前述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在這一背景之下,券商更加注重營業部的質量,而不會再在營業部數量上投入更多成本。而且根據監管部門相關規定,券商自4月1日起可以通過網上開戶和見證開戶兩種方式向客戶提供非現場開戶服務。這就更加淡化了營業部的作用。 他介紹說,網上開戶是指客戶登錄券商相關網頁后即可完成一系列開戶手續,由券商后臺人員對客戶的身份真實性進行遠程認證。而見證開戶則是指券商營業部工作人員可以在營業部范圍之外展業,在其他合適的場所對客戶身份進行現場認證后辦理開戶手續。“雖然現在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未來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將是主流,有可能取代傳統開戶方式成為一種全新的業務模式。”據了解,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河北全省有證券公司1家,證券分公司3家,證券營業部164家(較上年同期新增4家),144家營業部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投資咨詢法人機構1家。有業內人士預計,盡管券商熱情不高,但是處于戰略考慮,未來國內知名券商在河北設立分支機構的步伐會進一步加快。(記者袁偉華) |
關鍵詞:券商,證監新規,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