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施榮珍
施榮珍是正定縣南牛村人,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從對古董收藏產生愛好走上專業道路,如今她不但在省會收藏界小有名氣,還成為了河北師范大學的客座導師,并且在去年走進了中國書法院,中國書法院展覽館執行館長柴天鱗專門為其舉行了半個月的展覽,被稱為“河北民間藝術家”。
地道農民愛上古玩收藏
施榮珍今年50歲,1990年以前,她還經常在村里下地干活,是莊稼地里的女能手,用她自己的話說:“我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以前家里的活兒,地里的活兒我都能干脆利落地干好。”
一直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正定大興旅游,開放了很多旅游景點,旅游局需要大量工作人員。施榮珍得到消息后應聘成功,成為正定縣封神演義宮的工作人員。每天忙碌的工作,讓施榮珍對封神演義里的人物無所不知,而每一個人的故事也都深深的烙在了她的腦海里,也就在那時施榮珍開始對歷史人物感興趣。
封神演義宮不遠處就是正定的古玩一條街,每到下班和休息時間,施榮珍就到這條街上逛逛,仔細看著每一個攤位上的小古董。“當時我也不懂,就看每到周末人就非常多,經常有人拿著破破爛爛的玩意兒品頭論足,當時我心里還想,這些破玩意兒能有多好?但有一次看到人家花好幾千塊錢買了一個瓶子,才知道這些古董是好東西,有真的有假的,要是能買到一件真古董,那心里就別提多開心了。”
當時的施榮珍開始買一些關于收藏的書籍,自己看書學習,有不懂的地方就問古玩一條街上賣古董的人,慢慢的施榮珍也開始收藏,這些瓶瓶罐罐有真有假,施榮珍當時也是在學習中了解了收藏,為后期收藏墓志銘、地券等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聽故事愛上收藏“破石頭”
就在施榮珍開始癡迷收藏時,她有幸認識了正定的一名歷史老師劉秀峰。劉秀峰也非常喜歡收藏,且唯獨喜歡“石頭”。每次到古玩市場,施榮珍就會找劉秀峰,因為劉秀峰會指著每一塊“石頭”講故事。“每一個石頭上面都是一個故事,那時覺得這些石頭挺神奇的,不但反映出當時的人的生活,而且也可以看出當時人的一些風俗習慣。”之后,施榮珍經常去找劉秀峰請教,并買來很多書籍學習相關知識。通過學習施榮珍得知,這些石頭上有的是墓志銘,有的是地券。
墓志銘是一種悼念性文體,更是人類歷史悠久的文化表現形式。墓志銘一般由志和銘兩部分組成。志多用散文撰寫,敘述逝者的姓名、籍貫、生平事略;銘則用韻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對逝者一生的評價。而地券是東漢中后期出現的具有鮮明道教文化特征的隨葬文字材料,主要內容是為死者買陰間宅地一處,要求幽冥各級官吏不要侵害死者靈魂,陰陽殊界,死者鬼魂也不要回到人間作祟,復連生者。
收藏墓志銘成拓片專家
2003年,施榮珍開始嘗試著收藏墓志銘、地券等。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聽說正定縣有一戶家里有一塊墓志銘,上面記載的是一名三品官員的生平事跡,保存完好,對方要價6000元。施榮珍找到親戚朋友借錢,終于把這塊墓志銘買下來。“這是我買的第一塊墓志銘,它給我帶來了好運。”
買了墓志銘之后,施榮珍便開始學著制作拓片。施榮珍介紹說,拓片是我國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是使用宣紙和墨汁,將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清晰地拷貝出來的一種技能。施榮珍請教劉秀峰,通過翻閱資料慢慢學會了制作拓片。
昨日上午,施榮珍為記者現場制作了一張拓片,整個過程只用了5分鐘。“剛學的時候可沒有這么快,浪費了很多時間和材料。”施榮珍笑著說。十多年過去了,如今施榮珍已然成了專家,在圈內赫赫有名,很多人都找她來辨別墓志銘的真假。
十多年來,施榮珍收藏了我國各朝代碑志、磚瓦、地券,現藏有魏、唐墓志、宋地券原石近四百種。2011年先后為國家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捐贈拓片22種。
被大學聘為專業指導教師
如今,施榮珍在省會收藏界已經小有名氣,被評為正定收藏協會副秘書長,河北金石學會理事。2011年5月份,河北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一名領導慕名找到施榮珍,看到施榮珍的藏品后拓片技藝后,邀請施榮珍去河北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講課,為學生們講講拓片技藝和書法等。
從地地道道的農民到走進大學課堂,施榮珍給廣大師生介紹了“拓片”的歷史發展及現實意義,并分別以文字、銅器銘文、碑刻、墓志銘、畫像磚、畫像石等為例,詳細講解了拓片的釋義和操作方法。一節課講完后,學生們給予了熱烈的掌聲,還有眾多學生主動找到施榮珍,都要拜師學藝,甚至還主動要求交學費,學做拓片,這讓施榮珍受寵若驚,她沒想到年輕人對這種傳統的文化這么感興趣。后來,施榮珍被河北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聘為專業指導教師。
2012年,中國書法院展覽館執行館長柴天鱗登門拜訪,看到施榮珍的拓片工藝和收藏品后,表示回京后愿為施榮珍專門開辦一場展覽,施榮珍欣然答應。當時中國書法院常務副院長李勝洪、《人民日報》出版社藝術中心主任馬漢躍、中國書法院展覽館執行館長柴天鱗以及在京的書法愛好者300余人參觀了展覽。參觀中專家們普遍認為,此次展出的宋元時期地壙、地券拓片120件,書法研究價值頗高,填補了我國宋代地券研究的空白,將為研究宋代民間書風和民俗提供第一手資料。(記者 劉濤 實習生 錢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