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醫院人滿為患
我國兒科醫生存巨大缺口緊俏醫院半月掛不上號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剛剛過去的這個兒童節,北京兒童醫院掛號大廳摩肩接踵、輸液大廳吊瓶林立……還有無數外地趕來的家長為"掛不上號,瞧不上病"發愁。
其實,這種景象不是某一天偶然如此,已經成了兒童醫院、首都兒研所這些兒童專科醫院的常態。這種狀況折射出,我國兒科醫生正面臨嚴重短缺的尷尬局面。
早上七點半,位于北京二環邊的兒童醫院,迎來了初升的太陽。朝陽下,一條長長的掛號隊伍已經綿延一公里長了。焦慮寫在每一個人的臉上,不少排隊的人,都是從凌晨就等在這里,家人輪流換班,為的是早點能掛上號。
患兒家屬1:我們家親戚是外地的,人家打電話來說讓我幫忙掛號,掛不上。
患兒家屬2:作為北京人,我第一回到這兒來掛號,才知道這么難。
北京兒童醫院,過去十年,他們的門診量從120萬人次增加到265萬人次,患者翻了一倍還要多,但醫生還是500多人。兒童醫院"看病難",最難的是看專家、看專業科室,泌尿外科是兒童醫院最難的科室之一。8名醫生,每天要看100多個門診,還要照顧60幾個住院患者,還得完成至少5臺手術,有時一個手術就得12個小時。
《2012中國衛生統計提要》顯示,2011年全國兒科醫師約9.6萬人,兒科床位約20.5萬張。而最新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14歲以下兒童有2.2億人。平均下來,每千名兒童只有0.43名醫師,0.93張床位。如果提高到1‰的標準,我國兒科醫師缺口十幾萬人。
另一項數據顯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中每年增加20多萬名兒童,而近10年全市兒科醫生僅增加411名。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陳曉紅表示,每年的兒科畢業生平均僅為300人左右。
陳曉紅:大學本科過去有一些醫科院校有很好的兒科系,但是由于結業后沒有人愿意做兒科醫生,所以越來越萎縮,致使最近15年,全國每年畢業的兒科醫生僅僅300多人,所以兒科醫生能不緊張嗎?
在北京、上海等這樣的大城市,兒科醫生本來就存在巨大缺口,一些外省市家長看病卻又習慣跑到大城市,看專科醫院,看知名專家,而綜合醫院的兒科不受青睞,使專科醫院的就診壓力更大。
北京兒童醫院,70%的患者來自于全國其他省市。在給孩子排隊掛號的人群中,相當一部分是從外地趕來的家長,由于當地醫院看不了的疑難病,需要掛專家號,他們慕名來到這家全國著名的兒童醫院,但有的家長來北京,半個多月了,還沒有掛上號。
外地患兒家屬:在當地看了,我想再確認一下,小孩手術要謹慎一些,到這邊來再確認一下。
統計顯示,北京兒童醫院、首都兒研所兩家專科醫院2012年門急診人數和出院人數分別占全市兒科就診量的47%和51%,其中七成是外地患兒。醫生人均日門急診量五六十人次,冬春就診高峰更是達到上百人。
為了緩解兒童看病難的狀況,北京市12所綜合醫院開設了兒科門診,但前來就診的患者并不多。很多醫院的兒科門診,每周接診患兒大約400人次,每天的門診量在40人次左右。但這些門診量并沒有預想中那樣,分流掉專科兒童醫院的接診壓力。衛生系統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大家還是習慣去北京兒童醫院和首都兒科研究所,綜合醫院的兒科人數相對較少。
內部人士:好像群眾對綜合醫院的兒科還不是太信任,所以還是一窩蜂地都往兒童醫院和兒研所去擠。我們這些大的綜合醫院的兒科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所以一些普通的疾病可以到這些綜合醫院的兒科去就診。不要什么病都跑到兒童醫院,造成人滿為患,特別是在冬季,呼吸道傳染病比較容易傳播,在那么擁擠的情況下,不利于我們兒童的身體健康。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兒童看病難,根本原因還是缺乏優質的兒科醫生。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兒科醫生缺口接近20萬人,每3000個兒童才能擁有一名兒科醫生。而在德國和美國,每300和400兒童就有一名兒科醫生。
兒科醫生為什么會存在這么大的缺口呢?醫療界有個順口溜,叫"金眼科、銀外科、最臟最差是兒科"。兒科又稱"啞"科,患兒不會表達,病情變化快,弄不好就會發生醫療事故,醫生壓力大,人才流失嚴重。另外,兒科常見病多,一半左右是感冒、發燒、拉肚子的常見病,檢查少、藥量小,如果醫院主要靠"以藥養醫"制度支撐,即使兒科醫生高強度勞動,收入仍然少于同行。
所以,破解兒科醫生短缺的難題,首先,患兒家屬要改變"有病就去專科醫院看專家"的就醫習慣,最根本的,徹底革除行業內"以藥養醫"的弊端,合理提高兒科醫生的收入。(記者 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