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在地鐵10號線西釣魚臺站見到,墻上懸掛的西釣魚臺地面示意圖上許多公交線路被涂改液遮擋。記者 吳鏑 攝
開通不滿半年,地鐵10號線西釣魚臺車站內的示意圖卻已變成“大花臉”:上面竟用白色涂改液打了29個“補丁”,更正修改站外公交線路的信息。記者調查發現,這種“補丁圖”在地鐵里還真不少,有乘客建議,地鐵新線應設置電子示意圖,隨變隨改,“補丁圖”不僅難看,還不好認。
“補丁圖”遭乘客吐槽
一位地鐵迷將10號線西釣魚臺站的“補丁圖”發在網上。畫面中,地鐵站外是阜成路,兩側標注了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304醫院)、阜成路30號院等標志建筑,同時還有4處公交車站的示意信息,每一處都有“白補丁”,“補丁”遮住了一些線路信息。這位地鐵迷吐槽道:“一張圖上29個補丁,這得費多少涂改液呀。”
網友也紛紛跟帖:“這是要干什么?如果是這樣修改的話,還不如直接換一張圖”、“還不如附一張A4紙在旁邊,大字寫明×××路取消”、“總比不改強,有些地方的錯誤根本沒人改”……
“補丁圖”原來真不少
上周末,記者分別乘坐地鐵2號線、1號線、5號線、亦莊線、4號線和10號線,轉了十多個地鐵車站,原來“補丁圖”還真不少。
例如10號線的大紅門車站內,所有示意圖上都糊著“補丁”,遮住C1口。一位站務人員解釋,封口主要是考慮乘客出行安全。如果乘客從這個站口出站,直接就站在了馬路中間,兩邊是主路,而且都是快速1線的封閉車道。
除了“補丁”,記者在地鐵站里還發現了“過時”示意圖。市民林先生經常坐地鐵在王府井站下車,他告訴記者:“站內的示意圖上還顯示著國家紡織工業局,這個部門應該在2001年左右就撤消了,現在也就在地鐵示意圖上還能看到。”在地鐵朝陽門站,示意圖上標注著國家文物局的位置靠近朝陽門立交橋東北角。其實該局在去年10月就已遷新址——北河沿大街。從朝陽門地鐵站前往國家文物局,大約需要乘坐4站公交車才能抵達。
還有一些地鐵里的示意圖是被惡意篡改。本月初,市民在乘坐地鐵4號線時發現,車廂內地鐵線路示意圖上的換乘符號被更改了。原本安河橋北站為4號線北端終點站,該站沒有任何地鐵可供換乘。但示意圖上,安河橋北站竟被人加了一個Y字形換乘標志,并指示乘客該站可同時換乘5號線及10號線。如果不熟悉地鐵線路,一定會被誤導,多走冤枉路。
示意圖加補丁只因變化快
對于人為篡改示意圖,地鐵公司號召乘客一起監督。在發現車廂內示意圖被改之后,京港地鐵公司更正了換乘符號,并提醒乘客,發現類似情況可通過微博通知地鐵公司。
據記者了解,除人為篡改外,更多的“補丁圖”是因為變化快,信息更新沒趕趟兒。以29個補丁的示意圖為例,雖然10號線二期剛開通不滿半年,但是地面公交線路已經調整了4次。一位地鐵工作人員坦言:“更換站內示意圖往往是集體行動,不是一座車站變更就可以的。需要各站報信息,之后相關部門匯總設計,然后才是印刷等環節,最后才是張貼更換。往往新圖還沒發到站,地面上又有新變化了。”
不打補丁,如何才能隨變隨改?地鐵乘客紛紛支招。
網友“52kjc”舉例說,“把示意圖弄成小型燈箱,更改信息只需要打開有機玻璃蓋板,修改里面的貼紙內容就行,經濟實惠。”還有乘客建議,地鐵規劃初期應考慮到城市發展狀況,地鐵新線應該配設電子示意圖。市民曹先生說:“地鐵如果在建設之初就配套電子指示圖,變更信息就方便、快捷,周邊有變化,就在后臺實時更新,隨變隨改。雖然初期建設成本會高些,但從長遠看,不僅維護了地鐵的環境,也更方便乘客。”(記者劉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