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記者格林沃爾德(左)稱,斯諾登掌握的秘密文件可給美國帶來史無前例災難。
英國《衛報》記者格倫·格林沃爾德說,美國“棱鏡”監視項目曝光者愛德華·斯諾登之前屬有選擇地揭秘,如果和盤托出他所掌握的秘密文件,一旦公開,將成為美國“最可怕的噩夢”,格林沃爾德還警告美國勿輕舉妄動。
另據報道,斯諾登近日在莫斯科機場露面時表示,自己在機場感到“安全”,或已獲得俄特工保護。愛爾蘭高等法院近日做出裁決,如果斯諾登經由愛爾蘭前往南美國家避難,愛爾蘭將不會幫助美國進行抓捕。
《衛報》記者:一旦出事,所有信息將曝光
格倫·格林沃爾德最早接觸斯諾登并報道這一監視丑聞。阿根廷《民族報》13日刊登對這名《衛報》記者的采訪。
格林沃爾德說,斯諾登掌握一些“更具殺傷力”的信息,存放在全球不同地方。如果公開,會對美國造成“更大傷害”。然而,斯諾登一直選擇沒有公開它們,他之前揭秘僅是想提醒公眾:他們自以為私密的信息正被美國情報機構利用。
“斯諾登擁有足夠信息,能在一分鐘內對美國政府造成更大傷害,他比美國歷史上任何人掌握的信息都多,”格林沃爾德說,“但那(全部曝光)不是他的目的。”
“美國政府應當每天跪下來,祈求斯諾登不要出事,因為他一旦出事,所有信息將曝光,那將是美國最可怕的噩夢。”
格林沃爾德沒有提及更多細節。一些分析師推測,從格林沃爾德的表態看,他應該同樣掌握一些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秘密文件,不排除今后繼續公之于眾的可能。
斯諾登曝光“棱鏡”等監視項目后,在全球引發風波,令美國成為眾矢之的,多國向美國討要說法。美國以間諜罪起訴斯諾登,尋求把他弄回國受審。
“棱鏡”事件惹惱后院美重新融入拉美“被潑冷水”
格林沃爾德接受采訪時提及,斯諾登藏在全球各地的秘密文件詳細描述了美方情報機構如何監視拉美國家的電子郵件往來和電話通信等。
“攔截通信的一條途徑是通過一家與多數拉美國家電信企業簽訂合同的美國企業。”格林沃爾德說。他沒有提及具體企業名稱。
巴西《環球報》報道,一些拉美國家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視的主要目標,尤其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巴西和墨西哥。美方不僅收集軍事、政治和反恐信息,更主要針對能源領域。
美國新任國務卿約翰·克里曾把拉美稱作美國“后院”。然而,“棱鏡”事件曝光,不僅令原本與美國“交惡”的國家憤怒,同樣讓一些相對友好國家不滿。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分析師卡爾·米查姆說,“棱鏡”事件令美國重新融入拉美的努力“被潑冷水”,“它們(拉美國家)會說‘瞧,美國沒有改變。無論誰入主白宮,美國都一樣……不會平等對待我們。看,他們甚至監視我們”。
米查姆認為,事件可能不會導致美國與拉美國家停止貿易和能源合作,但對于美國總統而言,可能讓他更加難以樹立一種“我們在這里與你們合作”的形象,“這是一次退步”。
斯諾登在俄機場安全可能已獲俄特工保護
據報道,斯諾登12日在莫斯科機場露面并申請獲俄庇護,他表示自己在機場感到“安全”,或已獲得俄特工保護。
多日來行蹤不明的斯諾登前日與多名人權組織代表及律師在莫斯科機場過境區會面,吸引各大媒體蜂擁而至。聯合國駐莫斯科人權事務專員尼基京稱,會面房間內有幾名穿西裝的男子,看似軍人,應該是俄特工,此外,估計當時也有保鏢保護斯諾登。
出席會談的“人權觀察”組織代表洛克什娜稱,第一眼看見斯諾登,覺得他很“年輕”,“像一名學生”。被問及在機場的日子過得如何時,斯諾登笑稱“這里很安全”。他過得還算不錯。
斯諾登添亂俄美關系俄羅斯態度矛盾
俄羅斯對斯諾登態度矛盾。斯諾登使本已緊張的俄美關系更加復雜。分析人士稱,俄羅斯政府似乎一直在充分利用這個困境,一連串政府官員向媒體表示,支持斯諾登政治避難。
如果俄政府同意政治庇護,奧巴馬政府將被迫做出決定,如何不讓斯諾登影響兩國關系。
斯諾登說他很喜歡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但不能永遠困在那兒。俄羅斯官員稱,他們可能需要兩到三周的時間做出決定。
白宮在7月12日的一份聲明中說,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對斯諾登和“一系列安全和雙邊問題”進行了討論。
截至目前,俄羅斯一直急于限制斯諾登居留的時間,盡管俄方并不情愿把他遣返美國。俄羅斯的政治家說,即使兩國之間沒有一個公然的泄密者需要逃避起訴,莫斯科與華盛頓的關系也已經夠復雜了。
“我不希望讓兩個國家的關系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參與會面的俄羅斯人權專員弗拉基米爾-盧金說,“但同時,兩國關系也不能由一個人的意志決定。”
普京發言人佩斯科夫近日重申普京之前的態度,即如果斯諾登要留下來,就必須“完全停止對我們的美國伙伴和俄美關系造成破壞的一切活動”。
愛爾蘭:拒絕幫助美國抓捕斯諾登
據外國媒體7月14日報道,斯諾登之前決定向21個國家提交政治避難申請,有分析認為他有可能經由愛爾蘭香農機場前往南美國家避難。據愛爾蘭媒體報道,美國駐愛爾蘭大使館曾向愛方申請逮捕令。
愛爾蘭高級法院拒絕美國的這一請求,因為美政府無法提供斯諾登犯罪的具體地點,并且也不提供對斯諾登的具體罪行的指控等信息。
7月12日,斯諾登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的中轉區與人權組織代表見面,并在公開露面中表達了希望暫時在俄羅斯避難的意愿。不過,俄方13日表示,他們并沒有收到正式的政治避難請求。
目前,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和烏拉圭都表示他們有權向斯諾登提供政治庇護。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皮萊就斯諾登事件首度表態,她表示所有國家都要尊重尋求避難的權利,人們要確定自己的通訊沒有被不適當的監控。
患上“后9·11偏執狂”美無意為棱鏡門懺悔
斯諾登的命運值得關注,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擺在人們的面前:美國會就“棱鏡門”給世界一個交代嗎?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情況看,美國在這一事件上只是在堅持自己的說辭,并無道歉和懺悔之意,但其他國家必然會提高警惕,進一步重視網絡通信安全。
到目前為止,美國總統奧巴馬、國務卿克里和情報高官等都在為“棱鏡”項目辯護,其理由主要集中在三點:該項目不針對美國國內民眾,只針對海外目標;它經過美國立法、司法、行政三方批準和監督;項目對反恐情報搜集有功,惠及美國盟友。
分析人士指出,在“只針對海外目標”和“反恐”這兩大“賣點”護航下,奧巴馬政府在國內面臨的壓力很小。兩黨陣營主流派一致力挺“棱鏡”項目,這令奧巴馬并不急于給國際社會一個說法。
《外交政策》首席執行官及撰稿人、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所專家羅特科普夫指出,美國國會議員和政府官員儼然罹患“后9·11時代偏執狂”,但凡面臨任何恐怖威脅的可能性,寧愿無視美國法律和國際協議。
美國在秘密監控方面很難進行大的改變。法國網絡專家馬納克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美國,對國際通信等進行的廣泛監控已成為一項巨大的“生意”,將近500萬美國人的工作與“國防秘密”有關,許多私人公司因為這類監控業務而獲得了蓬勃發展。
自“棱鏡門”事件發生以來,歐盟、拉美以及亞洲不少國家在得知本國通信數據受到美國情報部門的監視后,不但紛紛表達了憤怒,還要求美國做出解釋和交代。但是分析人士認為,在美國不主動改變的情況下,其他國家難以逼美改弦更張,唯有加強“自保”。
觀察人士指出,不論美國將來是否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但“棱鏡門”事件已反映出,用秘密監控手段侵犯別國通信安全,對美國同其他國家的關系構成了傷害。美國在這一問題上理應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