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石化大道上的環衛工人每人負責400米路段的保潔工作,保潔區域30米寬,每天清掃路面兩遍,全天不間斷巡視六遍。
記者:家里每月能收入多少錢?
韓師傅:掙不下多少錢,就是把生活維持一下。你看一月1450元,里面還有掃把、鐵鍬(的開銷),你離開那就不成,該吃好,咱吃差一點,該買肉,咱不買肉,買菜我不買菜,挖點野菜就得了。
解說: 除了西安石化大道上的環衛工,在湖南長沙半個月內連續發生了兩起環衛工人中暑死亡事件,這樣的消息更讓人難受。其中待工者劉力華(音)的死亡一直到今天,仍然找不到一個可以安撫死者的方法。
6月21號,49歲的李力華在陽光炙熱的街邊做環衛保潔的時候,突然中暑倒地,送往醫院時他的體溫高達41度,最終搶救無效死亡。由于劉力華屬于為姐姐李林芝(音)待工,雖然已經有快3個月的工作經歷,但是在沒有編制等原因下,她的死無法獲得任何賠償。
雨花區環衛局圭塘分所所長:我們很同情,賠償這個事情,站在所里角度沒有。
董倩:環衛工人他們每個月的工資本身就已經非常少了,如果連續欠上四個月的薪我們很難想象,他們會用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去過生活。那么,就像剛才我們在片子里面看到的,他們實際上已經被逼到了生活的墻角了,但是就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他們依然沒有能力為自己維權。
在今天下午,記者在戶外,本來想在戶外找幾個清潔工人對他們進行采訪,但是找到了以后,當他們知道,攝像機對著他們,要面對攝像機說話的時候,他們又紛紛逃開了,原因是他們不知道哪句話說的對,哪句話說的錯,萬一說錯了,哪句話要惹了領導,可能這份工作都沒有了。
那么,這是一個什么樣弱勢的群體?我們在公開的資料中很難見到一個整體性的描述,只找到了在今年3月14號的時候,《人民日報》上刊登的民革遼寧省委主委施中巖委員的調研報告,大致地了解一下。那么現在城鎮環衛從業人員是400多萬,其中有85萬占到20%,很少的一部分是正式在編的。有80%,320多萬人是非在編的,臨時的環衛工人,而他們所做的都是一線清掃垃圾、轉運還有處理最臟最累的工作。對于一個城市來說,我們非常難以想象,說是每天的生活要是沒有了環衛工人,我們的城市會是一個什么樣子。但是他們每天用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在工作,我們不妨再來了解一下。
那么,廣州環衛工人有一個現狀調查,我們來看看他們現階段面臨的困難。93.7%的人認為收入太少,生活困苦。75%的人反映目前住房有困難。72%的人表示從事這個行業以后被排擠、被歧視、不被尊重。61%的人認為工作缺乏安全保障。47%表示自己離親人太遠情感孤獨。還有20%,表示受到主觀、客觀各種條件的設置,因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才能做這樣的工作。
我們知道,其實不用這些數據,我們也知道環衛工人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工作是很艱苦的,但是沒想到是這樣艱苦。我們能夠想象他們心里會有委屈,但是沒有想到他們心里會這么的委屈。那么,我們剛才看到短片、通過分析可以看到,多數的環衛工人在遇到不公的時候,他們選擇的是隱忍。但是也有環衛工人是這樣做的,我們來看一下。
解說:廣州、東莞、佛山、陽江,在廣東很多地方的環衛工人都集體提出了漲薪的要求,被美其名曰城市美容師,但卻干著最臟、最累、最危險的活,還拿著最低的工資。這是中山大學學生祥子,替廣東環衛工人發出的呼聲。今年1月,他致信廣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申請開啟調查了解環衛工人的待遇狀況。
廣州市環衛工人胡女士:我們干(一個月)工資也就是1300元。
解說:胡女士已經在環衛崗位上堅持了16年,作為廣州某街區的環衛工班長,她每天凌晨4點起床,5點半開始清掃馬路,經常是忙到傍晚5點才下班。工作時間長,休息只能在天橋下,然而最令胡女士發愁的并不是這些,廣州的環衛工作絕大部分已經市場化,外包給了公司。胡女士所在的地區也不例外,而外包讓環衛工人淪為了合同工,他們的福利也因此得不到保障。
胡女士:沒有住房公積金,福利是差很多的,就希望政府能重視一下。
解說:今年1月10號,上百名廣州環衛工人集體要求提高待遇。
廣州荔灣區環衛工人:(10號當天荔灣區城市管理局)局長,他說這個亞運會(補貼)沒有,創文明(補貼)也沒有。
環衛工人:沒有補。
廣州荔灣區環衛工人:嗯,我們就在這里待到了2點,又到了荔灣體育館那里去了。
解說:待遇不好、減人手卻不加錢,廣東環衛工人的遭遇讓輿論也將矛盾指向了外包這種機制。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澎:政府部門就不用跟這些這些環衛工人簽長期合同,也就不容易受到一些勞動訴訟的紛擾,只面對的是一個企業,關系比較單純,管理起來也比較簡便。但是有個問題,這個企業就是一個中間商,作為承包商來講,它會占有一定的利潤空間,由于競爭比較激烈,就只有把這些壓的利潤轉嫁給環衛工人身上,給環衛工人實際的待遇比政府給出的條件低很多。
解說:今年4月,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廣州市關于規范環衛行業用工意見》,明確廣州市的環衛工人從5月起漲薪40%,此舉將匯集廣州市財政發包的4.2萬名環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