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盛夏,湖北、江蘇等多地政府部門施行彈性工時制,有的單位將工作時間減至五六個小時。按照相關規定,公務員實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那么,這種每日工作低于8小時的做法,究竟是合理調整還是隱形福利?工作時間“縮短”,公共服務質量如何保證?高溫之下,誰更應該被關懷?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深入多地進行了追蹤。
工時“縮短”,公共服務也“縮水”?
7月中旬,湖北、江蘇等地機關開始執行“新”的工作時間表。記者17日在南京華僑路上的市房地產交易登記中心門口看到一份《關于調整作息時間的通知》:接上級通知,自7月15日起,作息時間調整為上午9點至12點,下午14點半至17點半。
13點半,雖然還有1個小時才辦公,但這個中心門口已聚集了上百位市民。14點,中心打開大門,市民蜂擁而入,紛紛搶占各個窗口,有的窗口排隊超過20米,場面一度混亂。記者粗略估算,現場等候的市民超過200人。
記者在現場看到,有些窗口陸續有工作人員到位,但一直等到快14點半才正式辦公。正在排隊的孫先生說,他已經是“三進宮”了,等了一個多小時,“有些工作人員早就到位了,為什么不能提前開工!”
雖然北京沒有卷入此次工時“縮短”風波,但彈性工時制現象仍時有發生。記者17日從北京市科委、住建委等部門了解到,大都執行“朝九晚六”時間表,午休時間約2小時,每天實際工作時間7小時左右。
13點40分,記者來到北京一街道派出所,看到戶籍室門前10多位市民正坐在臺階上等候,身后玻璃墻上貼著戶籍室辦公時間:上午9點至12點,下午14點至17點半。“我來了半個多小時了,這里沒開門,大家伙只好在烈日下干等著。”前來辦戶口的陳大爺說。
工作時間縮短了,公務員是不是更忙了?答案是:“不一定”,忙閑主要看“崗位”。南京市秦淮區政府一位科長說,提高政府服務效率,與其調整工作時間,不如合理調整人員和崗位設置。如今工時減少一小時,有的崗位依然“閑死”,有的則“忙死”。
高溫之下,誰更應該被關懷?
47歲的高大立是北京一名環衛工人,17日中午,記者見到烈日炎炎下他正忙著撿垃圾,額頭上浸滿了汗珠,衣服也濕了。“我每天在大街上干八九個小時,保持街道衛生不容易,加班是常有的事。”
其實,我國對縮短勞動者工作時間也有相關規定。2012年,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單位出臺了《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對高溫天氣下室外露天作業時限、勞動者高溫津貼等作出規定,但令人擔憂的是,一些地方一些單位在執行中打了折扣。
“大多數公務員都在有空調的室內辦公,何來防暑?”接受采訪的市民紛紛表示,各級政府不應只顧著給自己縮短工時,而應該多關注真正需要關懷的人。
公務員的工作時間能隨意減少嗎?記者查閱公務員法看到:公務員實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而1995年頒布實施的《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明確,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該規定適用于包括公務員在內的所有職工。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李濱認為,一些地方“縮短”工作時間的做法是不符合上述相關法規的。一些單位違反上級規定,但由于缺乏監督,長期以來被忽視。
18日,記者在北京、南京等地隨機采訪了數十位市民。對于工作時間“縮短”,大多數市民表示不滿。“時間縮短了,以后辦事要提前,人多那不是更不方便了嗎?”南京市民黃峰說,夏天這么熱,政府關心公務員,就把老百姓“曬”在一邊?
“由于職能定位不同,一些部門工作人員忙閑不均。”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周孝正等認為,不從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上下功夫,而從縮短工時上實施“一刀切”政策,顯然不妥。公務員在崗的工作時間,應滿足所在部門服務公眾的需要、職責的履行。
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政府部門。在聽到有無公示、是否征求民意問題后,有的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有的干脆避而不答。
轉變作風,群眾路線不能停在嘴上
中央近期要求各地深入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四風”問題。一些專家和群眾質疑,政府機關率先縮短工時,是否欠妥?
記者就此向南京市房產管理部門了解情況,一位工作人員坦承,這并不是一個部門搞特殊,而是上級部門的統一規定,這也不是今年的特例,往年都是如此。“我們肯定會在規定的工作時間內全力為群眾服務。”
“出臺工時調整政策,走馬觀花下基層,也是工作作風不實的體現。”專家表示,一些單位和領導存在特權思維,遇事多考慮部門利益,往往忽視了大多數群眾利益。
縮短工時已成為一項隱形福利。北京市民王小華等人說,走群眾路線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老百姓的評價標準很簡單,就看是否幫老百姓辦實事,如果真心便民利民,老百姓自然滿意了。
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教授吳亦明表示,公務員辦公時間的增減雖然“事”小,但關乎公眾利益,這樣的決策應該把群眾訴求放在首位,充分回應社會關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應多聽聽大家的意見,少一些領導‘拍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