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494免费视频,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新聞頻道 > 速讀中國

短期出家:體驗另一種生活方式

來源: 新京報  
2013-08-04 09:12:37
分享:

  每天早晨5:00-6:00,晚上7:00-8:00,是寺廟的打坐時間。

  所有的義工和個別被留下的短期出家的人,都住在這樣的陋室里,一張硬板床,一個薄褥子。

  寺廟的晚課。第一次上晚課,這里的一切對于剛來的人而言,都是很新鮮的。

  7月初,浙江慈恩寺的招“短期出家”的帖子,引起瘋狂轉發。原定招收的200名“短期出家”者,報名人數超過2000人。

  我很早聽說過“短期出家”,不少寺廟平時也招收“短期出家”者,為什么這次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他們為什么想“短期出家”?這引起了我的好奇。

  智渡法師拒絕了記者的來訪申請。在經過一周的每天一個短信之后,智渡法師最后同意我到慈恩寺采訪。

  7月16日,我到了慈恩寺。寺廟里有6、7個義工,還有斷斷續續地來到寺廟想“短期出家”的人,我因此有了和他們短暫接觸的機會。

  寺廟里的80后

  他們大多數是80后。

  1989年出生的女孩李月,是待在這里時間最長的女生。

  前幾年,她得了場肺病,差點離開。那之后,她覺得自己像一粒塵土,再不提生命的意義。

  她覺得自己“很土”,和同齡人很多不同,沒有QQ、微博、微信,記不住自己的手機號;喜歡安靜;喜歡誦經的聲音;愿意和老人聊天,見到有的老人生活得節儉不浪費,看她們一起吃東西時,會覺得他們好美。在我回到北京之后,再也沒有和她聯系過,怕打擾了她的生活。

  曉東是為了考研在這里備考。但經歷了清苦、單調的四天后,曉東沒能忍住,最終離開。

  圓輝做義工將近一個月,他形容自己“孤獨、格格不入、心事太重、有脾氣”,希望“短期出家”可以改變自己,將來能夠平靜待人,有個好的工作。

  大陶是做銷售的,“工作壓力太大,經常覺得無聊、累;來到這里休息休息”。他想回去之后,別那么浮躁了,好好地再找份工作。

  旗云是個佛學愛好者,他希望靜心地修煉后,積極入世,不憤怒、不猜忌。回到上海后,繼續做生意。

  小彭參加“短期出家”的事情被家人知道了,家人很生氣,說他“逃避壓力、逃避生活”。

  大黑是名高二學生,也是這里年齡最小的,因為看了太多的哲學書、歷史書、人物傳記書,覺得“超級困惑、特別累”。他打算利用暑假的時間,在這里清靜兩個月。

  這里最多的時候有16個人,來來往往。每個人來到這里的理由各不相同,但都想找到解決自身困惑的方法。

  清修式的生活

  在寺廟里,要遵守作息時間,每天都像一場儀式,嚴格得給人敬畏感。

  早3:30起床,4:00早課,6:30早齋,7:00多,義工們開始打掃院落,把前一天的垃圾,倒到幾里地之外的垃圾池。

  就像一組刻板單調的程序,慢慢地格式化我的雜念。

  每天的作息突然變成了:起床、早餐、打掃、晨讀……

  中午和晚上的齋飯:土豆、豆角、炸花生、酸菜、魔芋絲,任意兩到三種,米飯是主食;早齋則天天是魔芋絲。

  有天午齋,在連續吃了三次魔芋絲后,我差點吐出來,旁邊的居士好像看出我的狀態,告訴我這里不許剩飯,我又把要吐的咽了回去。心里一陣尷尬。

  在這里,總是會被告誡:出門要關燈;不可以浪費水;吃飯時不能說話;坐著的時候,不能蹺二郎腿;用筷子吃飯時,筷子不能和碗碰出聲音。等等。

  我小心翼翼地遵守這里的清規戒律,努力適應這里的生活。

  第三天早晨打坐時,我聽錯了法師說的話,加入了“皈依”的儀式。皈依之后,則需要遵守佛家的“五戒”。

  智渡法師甚至給我起好了法名,我不好意思地婉拒了。

  因為,我了解現在的我,是多么地眷戀紅塵生活,遠沒有李月的心那么的清靜;我迷戀城市的生活,又習慣與喧鬧保持距離感,如果過田園生活,我知道會不適應;而且我要定期逛街、定期與朋友聚會。我害怕一旦皈依,因自己的不慎,不但違背了自己的本心,還可能觸犯某些戒律,遭到懲罰。

  想通這些后,我好像找到了生活在這里的感覺:可以每天吃素食;每天幫助師傅做飯、打掃院落、擦拭塵垢;上晚課、打坐,聽師傅們念經;可以不上網,只是偶爾用微信和朋友聊聊天;晚上到田間跑步;堅持規律的作息時間。

  或許很多選擇“短期出家”的人都和我一樣,我們真正想要的并不是“出家”,而只是暫時需要一個能讓自己停下來思考的契機。

  一周簡單的生活,給了我稍許啟發,明白了煩惱和不愉快,只是因為自己的心超越了某些界限;在一定的界限之內做事,就可以有很多寧靜感。

  我不能確定那些選擇“短期出家”的人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但是在我看來,任何形式都只是外在的,最終能夠解決困惑的還只能是自己。

  其實任何可以自我拯救、自我解答的方式,都可以算是正確的途徑,比如:旅游、讀書、冥想、聽音樂。如果需要找到解決困惑的方式,或許可以去嘗試某種適合自己的方式。

  尋求內心的平靜,“短期出家”未必是唯一的途徑,它更像是場體驗另一種生活的經歷。

  法師解惑

  到慈恩寺前,我對智渡法師的身份,頗感興趣,有網頁介紹說,他曾是武漢大學的高材生。

  智渡法師關注時事,使用最新的IPHONE手機。

  智渡法師介紹,平時,寺廟里經常會有來短期出家者,大多數是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或婚姻問題,大多數是女性。

  他認為,短期出家者增多,是很多人的“心靈防范”層面出現了問題。

  我到慈恩寺的時候,網上正流傳湖南城管打死瓜農的事件。智渡法師也關注到這個新聞。

  他認為,人如同一棵樹,人的倫理和道德觀就如同樹的根基,樹枝是人的妄想心;一旦根基不穩,則樹干不穩,遇到風雨,就容易顯現出亂象,心也會不安定。

  所以,他會歡迎人們困惑的時候,到寺廟里,進行禪修,體會可以讓心靈平靜下來的戒律。

  我和智渡法師邊聊天的過程中,他邊瀏覽網頁。

  無疑,和智渡法師聊天的過程是很輕松的,我不知道他人是否也和我一樣。但我聽說有個小男孩向智渡法師詢問:我在街上遇到乞丐,明知道他是騙人的,我應不應該給錢呢?

  智渡法師告訴他,要給,因為人要有善心。而乞丐騙人是他的問題,不應該成為你的問題。

  我不知道多少人在法師這里得到了“感悟”。但以我的感覺而言,起碼智渡法師是一個積極的“入世”者,對于那些面臨人生難題,處于迷茫之中的禪修者來說,這大概應該也算是一個積極的引導者吧。

  只希望,那些選擇“短期出家”的人,并非真正是想逃避現實。希望他們只是在人生的路程中奔波,覺得疲倦了,在這個寺廟里休息調整一下,還能明確方向,繼續前行。(文中出現的名字均為化名)(

關鍵詞:短期出家|生活方式責任編輯: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