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環保部的一份審批公示引起人們的注意。德國寶馬集團在華設立的一家合資企業希望擴建工廠,但因提交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不夠充分,未能符合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指標,沒有通過中國環保部的審批。
在中國民眾環保意識大幅提高、中國政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決心空前堅定的今天,這樣的一份審批意見不會讓太多人感到意外。讓跨國公司在中國環境法律法規限定的范圍內開展經營活動,既是中國推進環保事業的必然要求,也反映了中國市場環境的進一步成熟。
“環境避難所”、“向底線賽跑”,這是不少學者對跨國公司尋找最低環境成本行為的形象描述。作為逐利主體,一些跨國公司在制定全球經營戰略時,會選擇避過環境監管標準較高的國家,從而減少經營成本。以英國的火力發電行業為例,因為本國環保標準逐漸提高,高能耗、高排放的大型火電企業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陸續撤離英國,到2008年英國頒布《氣候變化法》之際,生產第一線還在英國本土的火電企業已經所剩無幾。
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尋找環境成本低值的過程,也是高污染產業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過程。統計數據顯示,上世紀的后40年里,日本對外轉移了60%以上的高污染產業,美國相應數字為40%左右。
改革開放初期,由于環境監管水平較低、面臨的發展任務又很重,中國承接了一部分環境成本較高的外部投資。此外,部分落戶中國的跨國企業鉆環境監管空子,實行“雙重標準”,在中國執行的環保標準低于其在發達國家執行的標準。在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幾年前公布的一份污染企業名單上,竟然有90家跨國公司赫然在列。隨著中國政府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到突出位置,中國政府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環境監管也在向更高水平邁進。
從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因為涉嫌商業賄賂而陷入輿論漩渦,到此次寶馬擴建申請未獲通過,有國外媒體將其概括為“中國政府要拿在華經營的知名跨國企業開刀”。事實上,突出這些公司的跨國背景實在沒有必要。所有在中國內地注冊的企業,都是中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都處于平等的競爭地位。相比種種個案,更應受到關注的是,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環境保護、商業定價、員工權益等諸多方面的監管水平都有了實實在在的提高。跨國公司只有盡快適應中國監管力度的加強,才會在中國經營得更順暢一些。
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跨國公司來華投資發展,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未來,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與此同時,中國的經營環境也將變得更為規范,政策將更加完善。能否跟上中國市場監管升級的步伐,將決定包括跨國公司在內的任何一家企業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
今天,中國經濟走怎樣的發展路徑,其影響已經超出中國。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國家關注中國經濟轉型的原因所在。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需要中國的努力,同時也對在中國投資的跨國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