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出現了一個似乎總在“惹是生非”的群體,那就是“中國游客”。在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浮雕上寫上“到此一游”,在法國普羅旺斯的薰衣草地上打架,在德國高檔的酒店里大聲喧嘩……
這個群體最近又有了新的“駭人”之舉,竟然將腳伸進了法國盧浮宮外的水池。據說,以高端優雅自居的法國人喜歡用“新富”這樣的詞匯描述中國人,以表現其對“暴發戶”的嘲諷:你們有錢但是缺乏品位。顯然,最新發生的“水池泡腳”事件再一次損毀了中國人的形象。但按照盧浮宮方面后來的說法,“水池泡腳”其實是常有的現象,而且“西方游客尤其多,中國游客倒并不常見”。很多國人于是松了一口氣,畢竟人家也這么做了,憑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但無論如何,在盧浮宮前泡腳總算不上是一個文明的行為。我們并不能因為西方人這么做了,就認為它是合理的。
其實,在中國游客惹下的是非中,有相當一部分可以算得上是“文明的沖突”。就像在雞犬相聞的村莊里,常??梢月犚娔澄粙寢屨驹谖菖院魡竞⒆踊貋沓燥垼@樣的情景總會讓人們心中泛起溫馨。但這事如果發生在都市里,那就會被視為大聲喧嘩的不文明行為了。同樣,國人在就餐時喜歡熱鬧的場面,但這在西方人看來就顯得有些嘈雜,這也是不同文明之間存在的差異。
有些是非只不過是個案,它們可以發生在任何國家的游客身上。但經過炒作放大之后,這些是非被打上了中國的烙印,似乎只有中國游客才能做得出來。例如,中國游客在法國普羅旺斯的薰衣草地上打架一事,充其量不過是一件普通的偶發事件。打架事件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上演,只不過這次發生在幾個相互并不熟識的中國游人身上,相信沒有人會將打架列為中國游客的“惡習”。
如今,國人普遍開始注重禮儀并相互監督。有媒體甚至為中國游客列出了“四宗罪”,那就是吵鬧、不守規矩、隨意拍照和不尊重當地的風土人情。但與此同時,“中國游客”似乎正在被妖魔化。但凡發生在中國游客身上的“糗事”,都被肆意炒作,并匯集塑造成中國游客的集體形象。
一方面,這種自我反思給中國游客上了一堂集體啟蒙課,知道如何入鄉隨俗,既不妨礙他人自由,也為自己創造一個祥和順暢的旅程。另一方面,自我妖魔化“中國游客”只會給國人帶來一種“文化自卑感”,仿佛中國人在素質上注定遠遜于西方人。而對于西方那些炮制所謂“黃禍論”的別有用心者來說,妖魔化“中國游客”似乎又提供了新的佐證。
中國游客大規模涌向世界各地不過是最近幾年才發生的事情。當初,日本游客也曾到歐洲商場搶購奢侈品而被詬病。如今,日本游客以安靜、守秩序著稱,連續多年成為最受歡迎的游客。這就說明,游客素質的提升并非不可能,但需要有過程,更需要不斷地學習和磨合。(趙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