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清代的漢白玉魚缸,讓黃岡市浠水縣古玩商人周某嘗盡了酸甜苦辣。
從慧眼識寶,一萬元淘到寶貝,到存放家中不到一個星期就被偷走。再到一年半后,發現它出現在北京古玩市場上。最終,嫌疑人被浠水警方抓獲,周某也獲得了最后買家的40萬元補償款。昨日(8月5日),警方向記者講述了這其中曲折的過程。
一萬元買下漢白玉魚缸
浠水縣商人周某從事古玩生意十多年,近幾年他迷上了古石雕物件,“因為這類老物件行情看漲,很好出手。”
2011年8月25日,武穴的一個朋友給周某打來電話,說有個老石盆讓他過去瞧瞧。朋友說,他的祖上在清朝為官,后來家道中落,聽父輩說,他家后院有個“石盆”,日子過不下去時可挖出來賣錢補貼家用,前幾天他在院子的石灰窖中果然挖出了一個“石盆”。
當天下午,周某來到武穴,看到這只“石盆”雖然外面被一層石灰和污泥覆蓋,但露底的部分還是可以看出它的材質——漢白玉。“石盆”長約1.2米、寬約0.6米、高約0.3米,呈長方型,外壁兩側的下部陽雕有波浪紋,兩端的中心陽雕有海棠圓形的扣環,雕工簡潔流暢,有清代早期風格。盆里有石壁隔成二部分,石壁是“S”形,俗稱陰陽隔,隔底有園形孔,使兩邊的水流相通。
懂行的周某心里明白,這個其實是一只“漢白玉魚缸”,是古人養金魚用的,是個很有文化氣息的老物件。幾經討價還價,周某以一萬元買下了這只魚缸。
數百斤寶物不到一周被盜
次日清晨,周某將寶物運回浠水放在自家后院中。后院院墻有二米多高,院門是厚厚的鐵皮門。不過,周某還是不放心,幾次要請人幫忙抬到樓上去,都被他老婆攔住了。“幾百斤重的東西,搬上搬下多不方便,萬一摔破了怎么辦?”
此后有三個買家來家里看寶貝,周某都因價格原因沒同意轉手。他將魚缸的照片通過微信發給圈內的朋友,北京一個客戶表示過幾天就來浠水取貨。周某便沒有再想將魚缸換位子存放。
對于淘到的這個寶貝,周某愛不釋手,一天不知道要看多少回,卻沒想到,美夢很快破碎了。
2011年9月1日一大早,周某起床后從二樓窗戶看到后院鐵門虛掩著,漢白玉魚缸不翼而飛。他連忙報了警。
周某告訴警方,漢白玉魚缸拖回家才一個星期,上門看的只有紅安的程老板、黃州的林老板和河北雄縣的高某。民警重點圍繞這三個人調查,但是一個多月過去也沒發現有價值的線索,案件偵辦一時陷入僵局。
魚缸一年半后現身北京
轉眼一年半過去了,今年4月中旬,辦案民警得到一條信息,北京古玩市場上出現了一個漢白玉魚缸。當把北京的照片擺在周某面前時,他很肯定這就是他丟失的寶物。辦案民警趕到北京古玩城請教專家,確證了這一信息。
之后,浠水辦案民警三上北京,兩赴河北,找到了收購漢白玉魚缸的古玩商陳某。陳某反映,魚缸是他花了18萬元從河北雄縣姓高的一名文物販子手中收購的。經辨認,姓高的就是此前曾到周某家要買魚缸的河北人。
辦案民警趕赴河北雄縣。當地民警介紹,最近已有天津、唐山、陜西三地警方來抓高某,都是涉嫌偷竊古石雕物品。
今年6月19日晚,在雄縣警方配合下,浠水警方在高某家中將其抓獲。據高某交待:2011年8月28日,他在周某家后院看到了漢白玉魚缸,出價三萬元購買,遭到拒絕。回到河北雄縣后,高某立即組織了三名同伙,租乘一臺小型面包車,于9月1日凌晨趕到浠水,一伙人撬開周家后院鐵門,盜走魚缸后連夜運回河北。
得手后,高某以18萬元的價格,將魚缸賣給了北京的古玩商人。一個月后,魚缸又被轉讓給蘇州的一位劉姓藏家。
蘇州買家高價留下寶物
今年7月13日,民警與周某、北京古玩商王某趕到蘇州,在藏家劉某的藏品室,一行人終于見到了漢白玉魚缸。周某撫摸著魚缸,百感交集,久久不愿離開。辦案民警展開取證工作,并請來了蘇州文物司法鑒定專家現場作了司法鑒定。
經周某、北京古玩商王某和蘇州市收藏家劉某三方協商,最后周某同意將漢白玉魚缸轉讓給收藏家劉某。劉某因愛好古董,愿意出40萬元重新收購。
至此,這個清代漢白玉魚缸經過一番周折后,最終落戶蘇州新主人家。而浠水的周某也獲得了40萬元的補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