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深化改革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任務措施,提出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線”的基礎上,銳意改革創新,發揮市場活力,推動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角”。
專家指出,在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原則將為緩解當前養老市場“一床難求”的困境、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乃至整個經濟轉型升級,發揮重要指引作用。
補上養老服務發展“短板”
根據民政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12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4億,占總人口的14.3%,預計在2013年突破2億,2034年突破4億。另一方面,截至2012年底,我國建成的各類老年服務機構為4.4萬個,擁有床位416.5萬張。老齡人口的快速增長與養老服務設施發展緩慢的矛盾,困擾著未富先老的中國。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既能弘揚中華民族敬老優良傳統、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又能補上服務業發展“短板”、釋放有效需求、催生上千萬就業崗位。
事實上,面對巨大的市場缺口,近年來,我國出臺多個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文件。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2012年,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據。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表示,國家接二連三部署發展養老服務業,是從頂層設計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突出表現。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切實加強農村養老服務。堅持鄉鎮五保供養機構的“托底”作用,將其發展成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財政性資金重點向農村養老服務傾斜。
專家指出,當前老齡服務資源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突出,在投入、基礎設施、供給等方面,農村落后于城鎮,加快推進老齡服務的均等化進程,是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