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向來是社會的符號甚至“風向標”,在不同時代,以不同方式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就目前這個網絡時代而言,“網絡名人”的作用已經日趨重大。據統計,全國103家微博客網站的用戶賬號總數已達12億個,其中新浪微博用戶賬號5.36億個,騰訊微博用戶賬號5.4億個,隨著微博客用戶群體的迅速擴大,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中,10萬以上粉絲的超過1.9萬個,100萬以上的超過3300個,1000萬以上的超過200個,這些“網絡名人”已經有了一呼百應的作用,怎么在現時代通過這樣的作用,遏制虛假負面信息的傳播從而引領社會正能量,確實事關現世發展。
“網絡名人”是一個文明、寬松時代的產物,所以比之前任何一個時代的名人都更具個性,甚至是在一個特別境遇之下的私人產物,但一旦成名,一旦有了數量可觀的“粉絲”,就與其他時代的名人一樣,就被賦予了社會責任。試想,一個從“網絡名人”口中說出的不實之詞,肯定比普通網民更可能成為“真相”甚至“真理”。既然如此,作為“網絡名人”自己,也就不再具備口無遮攔的“特權”了,他們在面對公眾,傳遞信息時需要三思而后言,不僅是因為對自身聲望的愛惜,從負面上說,還牽扯到了負不起的社會責任,從正面上說,則可以澄清,制止不實之詞的傳播,后者也算是網絡社會的名人義舉了。
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強化“網絡名人”的責任感之外,名人可以言說,甚至給出權威說法的領域,也需要名人自己嚴加把握,之前的江西大師治病一事,之所以能成氣候,和很多名人的光顧乃至被大師拿出來吹噓有很多關系。事實上,出入大師家門的多是演藝明星,他們是無法判斷一個涉及生命,健康的專家的真偽的,這一點,不僅是“網絡名人”自己,還是名人的“粉絲”都應該明辨。
過去,有的名作家寫了一個平庸甚至錯誤的句子,讓熱愛他的讀者誤解起來,幸好有理智的編輯出來解釋說:“因為他是名作家才可以這么寫,而不是因為他這么寫才成了名作家。”這個道理仍舊成立,一個名人在他不熟悉的領域是不可能給出名言的,換句話說,“網絡名人”并不具備正確判斷所有事物的能力。如果能明確這一點,“網絡名人”發言前就會多些審慎,名人“粉絲”接受“名言”時也就少些盲目,而這,才是網絡帶給社會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