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急病了,前兒媳婦把她送到了醫院。記者李梓攝
昨天(26日)上午,無極縣北蘇鎮新城村84歲的劉勝瑞老大娘躺在醫院病床上,聲淚俱下地說:“村里欠我的養老錢都20多年了,到現在也不還,可急死人了啊!”
劉大娘總說自己是一個苦命的人,也是一個幸運的人。她原本兩個兒子,大兒子有點智力障礙,至今沒娶上媳婦;小兒子姜社良雖聰明伶俐,可1994年28歲時死于肺癌,拋下兒媳閆榮羅孤兒寡母。“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喪子之痛,擊倒了劉大娘夫婦,老伴也于2002年病逝了。兒媳閆榮羅如今雖已改嫁,可她仍不忘孝順前婆婆劉勝瑞,不但讓長子留在奶奶身邊,而且自己也經常回來看望前婆婆,給前婆婆零花錢,還幫老人家向村委會索要欠款。
閆榮羅坐在劉勝瑞病榻前,聽婆婆講述家庭不幸,陪著婆婆流淚。她說,1991年初,村委會因無錢向鎮政府交納“村提留”,就跟姜社良借了11700元人民幣,承諾每元月利息為2分,略高于銀行利息,但沒有超過4倍。為表示還款誠意,當時的村干部還寫了借款憑證,表示盡快還清欠款。然而,22年過去了,當年的萬余元欠款,如今累計本息已成了7萬多元。讓她意想不到的是,無論是前夫姜社良病重時,還是前公公生病時,她和婆婆劉勝瑞都未能把這些救命錢要回來。罹患冠心病、哮喘等多種疾病的劉勝瑞,因急需這些錢看病,今年夏天在兒媳閆榮羅的幫助下,再次踏上討債的征程,村委會、鎮政府她們不知跑了多少趟,可兩級政府之間“踢皮球”,而且態度還很蠻橫,說“你愿意去哪里告就去哪告,我又沒有借錢,誰借錢你找誰要去!”
閆榮羅說,她在改嫁前,跟公婆立下字據,承諾把村委會和親戚朋友所欠的錢都歸婆婆公公所有,作為老人的養老費,她絕不拿走半分錢。
記者注意到,從1991年至1997年,新城村村委會先后給劉勝瑞的兒子寫過3份借款憑證:《借錢證明》、《大隊借姜社良付息結算方法》、《大隊還姜社良款計劃》。而且憑證上面寫明了2分利息,落款均有村干部簽名和村委會公章。
昨天上午,新城村現任村黨支部書記王中其向記者表示,他承認這些錢應該償還,但村里沒錢。北蘇鎮副鎮長錢彥中則表示,村里正在想辦法,盡快把拖欠劉勝瑞老大娘的欠款還清。
對此,河北明杰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惠民認為,我國在取消農業稅費之前,農戶(農民)每年都要繳納農業稅、村提留、鄉統籌等雜費。具體村提留、鄉統籌就是指鄉鎮向農民收取的用于本鄉鎮或村范圍內的興辦公益福利事業和日常管理的費用,以及農村教育費附加、計劃生育、優撫、民兵訓練、修建鄉村道路等民辦公助事業的款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鄉村干部為完成任務,墊交或借款繳納鄉統籌、村提留債務問題,有一定的普遍性。從記者的調查情況看,本案的借款發生在1991年,借條上也約定了2分的利息,村委會對此也認可。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借條是村委會和村民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該借條合法有效。同時約定的利息并沒有超出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的同期銀行貸款利率4倍的標準,也應予支持。據此,村民有權向村委會主張借款本金及利息,如協商不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