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戰爭犯罪!”16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記者會上表現得非常憤怒。他開記者會的目的是通報一份讓他“讀來非常恐怖”的報告—聯合國敘利亞化學武器調查報告當日公布,核查人員宣稱掌握“清晰、可信的證據”,證明8月21日大馬士革市郊發生的確系化學武器襲擊,襲擊者將裝有沙林毒氣的地對地火箭射向平民,造成大量傷亡。“這是21世紀最惡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襲擊”,潘基文說,施暴者必然不會被免責。但誰是施暴者?聯合國秘書長與核查報告都未明說。于是,美英法異口同聲宣稱報告暗指巴沙爾政府行兇,誓言推動安理會對敘出臺強硬新決議;莫斯科則繼續強調“兇手不排除是反對派”,稱兇手使用標記俄文字母的火箭是在“挑釁莫斯科”。17日,敘官方宣稱反對派擁有地對地火箭和沙林毒氣,化武疑云的真相依舊困在羅生門里,無人能說清。
“你是兇手!”“不,你才是!”
“這報告讀來令人恐懼”,潘基文16日在記者會上說。在他面對記者前不久,聯合國在網站上正式公布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調查報告,安理會隨即就報告內容進行閉門磋商。該報告稱,核查人員依據采集的環境樣本、人體毛發、尿樣等證據,結合對幸存者及救援者的采訪得出清晰、可信的結論,8月21日在大馬士革郊區古塔等地區發生過大規模化武襲擊,襲擊者向平民發射了裝載著沙林毒劑的地對地火箭。潘基文說,現場采集的血液樣本中85%沙林毒氣呈陽性。他還說,此次襲擊是伊拉克薩達姆政權1988年在哈拉布賈使用化學武器以來最嚴重的化武襲擊,也是21世紀最惡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襲擊。
“誰是襲擊者?”潘基文在記者會上不可避免地被問到此問題。他回答說,核查人員的任務是確定是否發生化武襲擊,進一步確定誰該為襲擊負責是別人的工作。他同時說,“我們在此問題上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簡單地說,這是一次嚴重罪行,肇事者必須接受正義的制裁,越快越好。”
“在誰該負責問題上,報告必然給大國爭吵留下了空間”,法新社如此說。果然,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薩曼莎·鮑爾隨即宣稱,報告中提及襲擊者使用的122毫米火箭只有敘利亞政府軍才擁有。英國廣播公司稱,英國外交大臣黑格用與鮑爾類似的語言說,諸多技術細節“極其清楚”地顯示,敘利亞政府是唯一該為化武襲擊負責的人。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化武報告令美國更大膽了”,白宮和它的西方盟友們說,聯合國報告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證明是敘政府軍實施化武襲擊,西方進而又能推動嚴懲巴沙爾了。
“如果敘利亞政府軍是襲擊者,為什么死傷者中沒有反對派士兵?”16日,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反駁西方觀點。他警告說,“我的一些外國同行在妄下定論”,“那些對敘利亞反對派使用化學武器的指責不應被不屑一顧”。
17日,一名敘安全官員對法新社說,“我堅決否認我們使用過沙林毒氣,這樣做對我們有什么好處?我們在戰場上節節勝利,只有失敗者才會有這種自殺般的態度。”他還說,敘利亞反對派擁有地對地火箭和沙林毒劑,“美英法的特工在秘密訓練他們,他們完全清楚如何發動襲擊。”
“聯合國的鑒定細節指認巴沙爾使用化學武器”,美國《紐約時報》以此為題說,調查人員在報告中提到兩個令人恐怖的信息,一是從現場殘留的彈頭中發現,該彈頭可攜帶56公升沙林毒劑,劑量遠大于人們預期,此外,襲擊當天氣溫下降,毒氣質量重于空氣,因此下沉很快,從而對在建筑物中躲避的人們來說更加致命。文章說,核查人員發現襲擊者使用了標記有西里爾字母(斯拉夫字母)的M14火箭及330毫米口徑來源不明火箭,武器專家說,這類武器從未被發現掌握在反對派武裝手中,因此報告強烈暗示襲擊是政府軍所為。
“這顯然是挑釁”,俄《觀點報》17日題為“西里爾文字的沙林”的文章援引俄專家的話說,俄從未向敘利亞提供過任何化學武器。還有俄專家說,此事是敘反對派使用蘇聯時期生產的彈頭進行挑釁,彈頭中的毒氣來自西方。他們這么做是為促使美國打擊敘利亞,并且栽贓俄羅斯。
爭吵過后,大國聚焦安理會
“俄羅斯與法國承認,兩國在如何結束敘利亞危機問題上存在分歧”。昨天,這條消息隨著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出現在莫斯科傳向世界。他在與俄外長拉夫羅夫會晤時表示,聯合國報告令人毫無疑問地確信,巴沙爾政權該為化武襲擊負責,拉夫羅夫對此表示強烈不贊同,稱報告只能證明有人在敘利亞使用過化學武器。
在法比尤斯趕到莫斯科前一天,他與美國國務卿克里及英國外交大臣黑格在巴黎召開記者會。路透社稱,西方三大國在記者會上警告巴沙爾,必須嚴格遵守美俄此前達成的敘利亞銷毀化學武器協議,三國還將尋求在安理會通過一項決議,規定敘利亞銷毀和轉移化學武器的時間表,如果巴沙爾未能按要求交出化學武器將遭遇嚴重后果。拉夫羅夫對此則強調,敘利亞反對派也要按要求交出化學武器,他還說將通過的聯合國決議不包含聯合國憲章第七條內容自動授權對敘利亞動武。
“中國拒絕就化武襲擊指責巴沙爾”,法新社這樣說,是因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17日例行記者會上未就“聯合國報告是否顯示敘政府軍發動化武襲擊”做答。洪磊稱,“聯合國調查小組在十分復雜的形勢下開展工作,及時提交報告,中方對此表示贊賞。中方高度重視并將認真研究報告內容。”
隨著敘利亞局勢進一步演進,一些西方媒體開始關注“中國在想什么”。美國《赫芬頓郵報》16日題為“中國的敘利亞戰略”的文章說,人們太過關注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卻太容易忘記中國事實上也是對敘利亞問題產生重要影響的國家。文章認為,中國當下在敘利亞問題上頗有八面玲瓏的感覺,并解釋稱,中國是敘利亞第三大進口國,是俄羅斯第一大進口國,而俄羅斯向敘利亞出口武器,因此如果形勢對巴沙爾越來越好,對俄羅斯就越好,對中國進而也越好。同時,中國還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美國經濟增長,中國會更好,俄羅斯經濟增長,中國也會更好。中國在打一場穩贏的仗,不論風怎么吹,中國都會贏。
深入現場仍難解謎團
敘利亞危機會演變為地區戰爭嗎?16日點燃國際輿論這種擔憂的是土耳其擊落敘利亞軍機的消息。
土耳其副總理阿爾因克16日對媒體說,土耳其戰斗機當日擊落一架進入土領空的敘政府軍MI-17直升機。阿爾因克說,土軍方發現直升機后予以警告,但沒有效果。在敘直升機進入土領空2公里后,土軍機將其擊落。敘利亞軍方17日則通過薩那通訊社譴責土耳其行事輕率,存心使兩國邊界緊張局勢升級。敘軍方稱,被擊落直升機當時在執行偵察恐怖分子活動的任務,進入土領空是“誤入”,并在發現錯誤后向本國領空飛回,但土軍機還是開火將其擊落。
為探究化武疑云真相,《環球時報》記者本月1日至10日曾赴大馬士革采訪,但得到的感受是,對于8月21日究竟發生了什么,政府軍與反對派的說辭都有可疑之處。8月31日,聯合國調查小組曾赴大馬士革陸軍總醫院詢問仍在那里接受治療的政府軍官兵,敘軍方稱,他們是8月21日遭反對派化武襲擊時受傷的。但當《環球時報》記者9月1日抵達大馬士革提出采訪傷兵時,敘官員斷然拒絕,并給出這樣的理由:“他們都已出院,或者回家,或者回到了部隊,無法聯系”。國際紅十字會駐敘利亞新聞官卡瑪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8月21日化武襲擊發生后,政府軍拒絕國際紅十字會成員進入事發地,也沒有一名傷者能離開古塔當地醫院,到大馬士革接受治療,這些都不正常。
不過,聯合國-阿盟敘利亞問題聯合特使卜拉希米的一名助手對《環球時報》稱,說21日化武襲擊是政府軍所為“也有疑問”,比如古塔地區有很多流浪貓,如果政府軍用地對地火箭襲擊,除了人的尸體,也該有不少死貓的尸體,但核查小組在那里始終沒發現貓狗殘骸,“這不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