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9時13分月最圓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而今年卻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消息,中秋節當晚7時許,天文學意義上的滿月將在夜空出現。
人們的經驗,最圓的月亮并不在十五出現。氣象專家介紹,這是因為,月亮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一個橢圓,時近時遠,最近時有36萬多公里,最遠則達40多萬公里。
由于萬有引力的關系,近時運行得快一些,遠時運行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個月快了,就會在農歷十五日達到滿月,在夜空中呈現正圓形狀;如果慢了,月亮便會“晚點”,在十六日甚至十七日才到達滿月的位置。
當月亮反射太陽光最大而近乎于正圓形時,月亮最明亮,稱之為“望”,而圓月出現的中秋之夜則是“眾望所歸”之時。
據測算,今年中秋19時13分達到“望”,正值萬家燈火之時,正好舉杯邀“圓月”。
月有陰晴圓缺。2006至2010年期間,圓月都出現在了十六。而2011年至2013年,則連續3年出現了“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而接下來,人們或許就沒有在十五欣賞圓月的眼福了,有人統計,下次在中秋佳節看到圓月要經過8年的輪回,即要等到2021年9月21日。
揚州賞月詩意頓生
“二十四橋明月夜”,杜牧的這句詩已流傳千年,詩因橋而詠出,橋因詩而聞名。
中秋賞月,揚州二十四橋是不可錯過之處。月明之夜漫步橋畔,看著湖天一色的美景,詩意頓生,讓人感到無限的嫻靜和幽遠。
據說二十四橋原為吳家磚橋,周圍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本是文人歡聚之地。至于二十四橋指一座橋還是多座橋,歷來眾說紛紜,未有定論。
有關揚州賞月的詩詞很多。常往來揚州的詩人張祜的“十里長街市井連,明月橋上看神仙”;揚州籍詩人張若虛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這些時至今日仍廣為傳頌的名篇,為揚州贏得了“月亮城”的美名。
揚州有一句俗話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此中秋節也是婦女的節日。中秋月明之后,設下供案,擺上菱角、嫩藕、蓮蓬、柿子、石榴等豐盛的食物。月亮一出,拜月人向中秋明月燃香叩拜,之后家人分享美食。
月餅分法很有講究,離家在外的人不能少,懷孕的婦女肚子里的孩子也算一份,均勻分享,寓意家庭團圓完整。(記者姚雪青)
黃山邀月秋意漸濃
“中秋時分,與三五好友帶上月餅、啤酒,登頂黃山。聞清風拂面,聽松濤陣陣,沐浴在月光之中,如臨人間仙境。”攝影愛好者姚玉青曾多次在中秋上黃山賞月,說起當時的美景,整個人陶醉其中。
中秋的黃山,濃郁的秋意已然臨近,漫山紅葉將黃山松映襯得愈發蒼翠。千年的迎客松,蒼翠挺拔,靜靜等待著明月爬上枝頭。
“黃山之巔位于海拔1630米之上,突破了低層大氣的霧靄,高空能見度和垂直能見度更好,視野也更為開闊,所見的月亮自然比平地上顯得更大更圓。”黃山氣象臺一位工作人員介紹。
“明月從天邊徐徐升起,遠眺處有絲絲淡云,被月光透射出幽幽的亮彩。若能看到在迎客松后面升起的一輪圓月,那是黃山月最真切的寫照。”姚玉青告訴記者,秋日的黃山之巔,氣溫宜人,空氣略干燥,正是賞月觀景的好季節。
入夜,盈盈明月輕輕爬上了山頭,探上枝頭。若你恰在潭池邊,在這黃山深邃的夜里,又多添了一些靈氣。四周本是夜色暗淡,明月漸漸升空之后,露出了亮光,群山也開始熠熠生輝。
“順光處,山巖細節清晰可見;逆光處,嶙峋怪石層次堆疊。松梢流風,濤聲細細,樹影游移,碎金點點,你不得不感嘆這大自然造化之美。”姚玉青說。
圓月倒映,松樹挺拔,疏影搖曳,仿若一幅美妙的山水畫。漸漸地,月兒越爬越高,孤冷的月色,在山上看起來顯得更加清冽,仿佛觸手可及,引人乘風而去。抬頭,明月如鏡;俯首,銀光粼粼。
“今年,黃山風景區還發起‘大美黃山,邀賞中秋月’活動,活動獲獎者可以獲得為期一個月最高人民幣10萬元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若獲獎者今年在黃山因為天氣原因未能看到月亮,還會獲得現金補償。”黃山風景區管委會的程亞星介紹。
這個中秋,黃山賞月,美酒香茗,最是那一場詩情的邂逅。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