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章和他的家庭經濟檔案邵培攝
湖北宜昌一對花甲夫妻,自1987年以來堅持記錄家庭收支情況,26年來,他們已積累10余本家庭經濟檔案。近日,當記者翻開這些賬本,發現其剛好印證了中國經濟社會發生的翻天巨變。
在63歲的高武章的家里,記者看到了厚厚一捆家庭賬本。每張賬本檔案內,分別標明了日期、摘要、付出和收入。其中,年代最久遠的一本檔案,記錄的是1987年1月至10月的家庭收支情況。記者看到,這本檔案封面有些泛黃,但其中字跡依然十分清晰。“用藍黑墨水寫的,就是為了方便保存。”高武章說。
提及為何會記錄家庭經濟檔案,高武章表示,當時他的工作單位與宜昌市檔案局在同一棟樓,他覺得檔案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可以留下很多史料,所以就開始記錄自己的家庭經濟檔案。而妻子王繼蘭的解釋則現實得多:“那時家庭經濟負擔比較重,既要養孩子,還得贍養雙方父母,所以每筆開銷都記個賬,知道錢用到什么地方。”
26年10余本經濟檔案,恰好是中國經濟社會發生翻天巨變的26年。記者看到,在1987年首本家庭經濟檔案上,寫著這樣的賬單:“支出:1月7日,購白菜0.56元;1月11日,送岳丈春節費50元;收入:1月8日,高武章發工資92.77元。”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庭經濟檔案中許多開支也發生著變化。其中,到1994年1月,高武章的工資為247.62元,2011年,工資則達到3000余元。
如今,兩老依舊按時記錄家庭收支情況,記賬也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甚至生活的一部分。“時隔多年之后,再時時翻閱這些家庭賬本,常常會勾起我對往事的許多回憶。這10多本賬本,記的不是賬,而是生活。”高武章笑道。
原標題:
湖北宜昌花甲夫妻26年記錄10余本家庭經濟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