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將至,零零碎碎的日程表,又遭網友吐槽。如何化零為整,最大限度地利用中秋和國慶假期,已成為考驗大家智商的一個難題。
自從進入8月,社交平臺就已被朋友們曬行程的照片塞得滿滿的,相信“十一”長假之后,又會迎來一個新的高峰。朋友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自從互聯網分享的平臺多了,就發現永遠有人在休假,甚至似乎是人人都在休假,人人都在歐洲休假,沒事拍拍藍天和自家陽臺的月季花分享到微信里,已經弱爆了,在意大利吃個面,和在下九路吃個面,顯然在社交平臺上,受到的尊重不一樣。
旅游已經變成一個新的“競技項目”,去的地方多,游得深入,玩得冷僻,花錢少或者花錢多,性價比高,假期時長利用得充分——所有這些都是KPI(關鍵績效指標),不會安排假期的人,就和不會烤餅干一樣,已經不能在社交圈游刃有余。
如果不是有這樣的“競技”,事情其實簡單很多。官方的日程表自然是節奏凌亂,但為了配合官方,斗智資方,避免貽笑大方,我們費盡心機,騰挪跌宕,調整休假,化零為整,也是讓事情變得更復雜的原因之一。
我們總期望有一個更好的假期,以前我們是在一個景點急火火地走馬觀花,現在我們是把人生當成一次旅游,急火火地想從這里走向那里,宣布一次又一次幸福的勝利。其實“長假”已經搞了很多年,我們似乎也應該開始以平常心對待假期,與其化零為整,一舉攻破自己夢想的目的地,還不如化整為零,把一個“長假”化成無數小享受,這也未嘗不是一種選擇。
前幾天看一個段子,說得挺好玩:別人不是過得比你好,他們是照相機比你好。微信朋友圈中一個人休假的照片,可能會擾亂500個正在工作的人的心。社交平臺有時候變成比拼幸福的平臺,看上去日常的幸福都是一樣的,假期卻各有各的幸福,解不出“如何安排假期”的難題,就是輸了一局。
試試放低比賽的心,忽略辦公室同事長假去南極的樣本,問問自己最想干的是什么,如果是睡覺,就拿出一天好好睡,如果是逛街,就拿出一天好好逛,如果是陪孩子,他最希望的,沒準就是在小區游泳池里打水仗。其實,如果我們不是那么著急,一天假期就享受一天,兩天假期就享受兩天,任爾東南西北風,把一個月的日歷吹得柳綠花紅,自己生活的節奏永遠怡然自得,別人去歐洲賞花,我在陽臺上賞花,也未必就輸了。(質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