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此次地震震中距離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僅有50千米。東電公司隨后表示,福島第一和第二核電站的輻射監測點及核反應堆的相關儀器沒有顯示新的異常數值。東電公司當天早晨還表示,已確認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地上儲罐沒有出現新的異常。即便如此,福島核污水問題的處理仍然進展緩慢,相關專家稱,核事故雖然已過去兩年半,但目前日本每天仍向海洋排放大量放射性物質。
據共同社19日報道,日本氣象廳氣象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青山道夫18日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科學論壇上稱,從核電站北側排水口排放出的放射性銫與鍶流入外海的日均總量約為600億貝克勒爾。針對該數據,東電公司表示,“已確認放射性物質活度低于法定標準上限后才向外排水,沒有問題”。然而,日本沒有關于排放總量的法律規定。據悉,東電公司將被要求就排放的放射性物質總量作出詳細說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9日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后,要求東電報廢已停止運轉的5號和6號機組反應堆,并再次強調已將核污水的影響完全封鎖在核電站附近的港灣內。針對安倍的言論,《朝日新聞》20日發表題為《封鎖不住的核污水》的文章稱,放射性物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以一定比例自然衰減,如果每天沒有600億貝克勒爾的放射性物質流入海中,那么放射性物質的觀測數據將會日益減少,而目前東電等提供的觀測數據中放射性物質卻沒有減少。
文章還稱,實際上核污水并沒有被完全封鎖,雖然外海中的放射性物質幾乎未超標,但這只是因為污水被海水稀釋了而已。安倍首相所說的“完全封鎖”,其依據是外海的放射性物質檢測值,然而專家卻指出了測定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每天有300噸核污水流入核電站附近的港灣,每一次潮起潮落,都會有兩成港灣內的海水被外海的海水替換。在核電站附近的港灣內,現在仍然能檢測出銫和鍶。在核事故剛發生后的2011年4、5月間,冷卻熔毀核燃料的過程中產生了高濃度核污水,這些核污水曾通過地道泄漏。2011年4月,東電在附近港灣內設置了0.5毫米厚的聚酯“遮水幕”,控制海水的流入流出以防止核污染物外流。但是,該遮水圍欄上開有0.02至0.03毫米的網眼狀小孔,水和細小的泥沙可以從中穿過,因此并不能完全封鎖住放射性物質。
《每日新聞》稱,東京都知事豬瀨直樹20日在例行的記者會上針對安倍曾在日本申奧時宣稱的核電站污水已被控制一事表示,“(核污水)現在未必在控制之中”。此外,日本媒體援引韓聯社的消息稱,韓國國會立法調查處19日就韓國全面禁止進口福島等日本8縣水產品一事指出,“禁令實施后,國民(對水產品)的不安也沒有大的變化”。該調查處還公布了建議短期內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的報告書。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日本大學教授對本報記者表示,事到如今,日本政府真的有必要將處理福島核污水問題作為整個國家的當務之急竭盡全力去解決,核污染不僅影響日本,而且排放到海洋的核污水還會對其他國家產生影響,日本政府需要取代東電公司全面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