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對PM2.5貢獻不小?昨天,北京市政府外事辦主任趙會民的這一觀點引來不少爭論。該觀點到底有無科學依據?又是否會影響市民日常生活?
2014年,北京將舉辦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趙會民昨天在回答記者關于北京空氣質量問題時表示,北京市已制定2013-2017年城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其中包含了八大項措施,如控制人口、控制機動車、提高機動車排放標準、關閉一些重污染企業等。同時他提出希望,“城市大了之后,中國人習慣的烹飪,對PM2.5的貢獻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潔空氣的工作”。
對此,有微博評論稱,“這是要全民吃涼拌黃瓜來配合?”更有網友調侃,“建議買灶具采取搖號的方式,做飯要以身份證第二位采取單雙號限制。”還有網友認為,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期間北京再度遭遇霧霾侵襲,機動車在此次天時地利的“實驗”中“剛剛洗脫嫌疑”,此觀點是將烹飪當作“替罪羊”。
其實,烹飪對霧霾貢獻率不小并非空穴來風,早在去年夏天,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之“大氣灰霾溯源”項目組報告執筆人、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就曾發布其研究成果,他認為,北京冬季霾的形成主要來源是一次污染物,罪魁禍首是供暖燃煤產生的污染氣體,而夏季和冬季不一樣,烹飪源的影響比冬季更大,“這是不可忽視的”。
王躍思認為,在夏季北京城區PM2.5污染源中,烹飪源能占到15%-20%左右,汽車和相關產業占到40%-50%,外地污染傳輸占30%,揚塵占的比例少于10%。王躍思同時提出治理對策,他認為,“烹飪源的控制只要加強監管就行”,如對居民油煙排放進行集中管理,對餐館油煙過濾系統加強制度化監管,可減少很大一部分PM2.5。其中并不涉及市民減少烹飪行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