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回頭看,中國為什么會有黃金周這種假日模式?事實上因為1997年東南亞發生的金融危機,當時為了刺激消費,拉動國內經濟,1999年國務院決定推行黃金周假日制度,而在當時效果立竿見影,2000年第一個十一黃金周,全國出游人數達2800萬人次,到2005年,國慶黃金周全國共接待旅游者突破一億人次,但是如此數量龐大的人員流動也造成了交通擁擠、景點爆滿、服務滯后。就在老問題尚未解決時,從去年開始實行的高速公路假期免費,又給十一黃金周增添了新問題。十一黃金周問題多多,然而全國假日辦的問卷調查卻也顯示,仍有一半左右的人選擇保留和有必要調成三天小長假。
市民:
我跟我老父親可以團聚,因為在河北。
市民:
朋友聚聚這種,一般都這樣。
解說:
網友們的意見也顯示了各自的顧慮,有的說三天假對于我們這些家遠的人來說路程、時間都不夠,我們在外的人就指望十一長假回家看父母了,反對取消十一長假。有的說現在工作競爭這么厲害,沒什么特別的事情都不會去休年假,黃金周就不同,基本上單位的工作都停頓下來,可以安心休假。對于如此針鋒相對的意見,長假安排究竟該怎么辦?
白巖松:
再次說“好”,擁有優點的這樣一個公眾意見的征集,但是我們也要冷靜下來仔細去想,這個問卷本身的設計是否科學,是否能夠準確地表達大家的意見?為此專門有一個調查,關于這次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的調查問卷你怎么看?認為好,問題設置細節、具體,也能充分反映民意的是25.2%,1/4。認為不好,除了肯定否定選項之外,無法表達更多占到了65.2%。老百姓的眼睛還是雪亮的,接近2/3的人。不好說18.3%。為什么會有65.2%的人認為不好呢?往前看看,假日辦說了,網上調查主要內容是,你對現行放假安排是否滿意,長假是否需要保留,小長假是否需要調休。可是真正設計問卷的時候,比如說第二個可就不是這么設計的,并不是長假是否需要保留,而變成什么呢?你認為調借周末形成的七天長假應不應保留,于是出現了結果。看鳳凰網的結果,應該45.92%,不應該49.49%,無所謂4.6%,這里的坑和陷阱在哪兒?認為不應該是49.49%,占的比例最大,但是請問,他是認為七天長假不應該保留呢,還是認為調借周末形成的七天長假不該保留呢?一下子這個問卷數據開始失真了,因為這里其實隱含著兩個限定,如果要說七天長假應不應該保留肯定不是這樣的數據,所以這就有問題了,到底要調查什么呢?這個調查問卷里并沒有涉及到五一長假需要不需要恢復等等,另外需要不需要增長假期,當然要增長假期,絕大比例的人都希望增長。因此是好事,再次強調是非常好的事,而且人家頭幾次干,也不一定特別有經驗,那么有了這樣一種意見,接下來再增加一些選項,包括去掉一些限定的東西,問一下大家需不需要增加五一長假等等,讓好事變得更好。
要問我個人的意見,我有這樣幾條意見:第一,堅決取消清明、端午、中秋借周末調成三天小長假,該放一天就放一天,這是民族文化的東西,如果碰上周末了順勢而為,但是絕不調,因為是這三天把大家調暈的。而十一長假不僅需要保留,五一也應該恢復,但是我們現在的這種節假日一年其實只有11天,剩下104天都是雙休日,在這11天里頭,這個假期顯然短了,應該增加到13天,或者15天,這樣就會使春節、五一和十一長假其中起碼有一個不用再去調周末,大家心情就會好的多,此時中國的發展節奏也需要增加這種節假日。另外,很多專家談論的所謂帶薪休假應該取代這種長假,我非常禮貌地說一句,您的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中國人旅游強調的是家庭感,尤其被孩子拴得非常緊。而且說帶薪休假,夫妻如果不在一個單位,怎么去協商呢?最后往往使這種帶薪休假落不到實處。因此,擁有比較理想的長假,再增加兩至四天假期,然后尋求一種法律各方面的過渡,讓帶薪休假真正走進中國現實,我認為這個會比較現實一點。當然這僅僅是我個人的意見。接下來要共同跟專家去思考,我們的假究竟該怎么休呢?來,繼續關注。
解說:
2007年,對于中國法定節假日來說,是從1999年設立黃金周以來改變最為巨大的年份。
蔡繼明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負責人:
從1999年實行黃金周制度之后,暴露出了它固有的這些弊端,包括交通堵塞、出行難,旅游景區人滿為患,以及餐飲還有住宿價格暴漲,消費者從中得到的滿足大打折扣。
解說:
2007年11月9日,新的節假日調整方案公布,大家發現五一長假已經不復存在,而中國傳統的節日,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則成為了新的全國法定節假日。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蔡繼明教授,作為2007方案的提交者之一,給我們回憶了當年政策改變的前后。
蔡繼明:
從經濟層面而言黃金周最起碼是弊大于利的,然后我們再來分析黃金周制度對于公眾來說,它也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實際上通過這種集中度假給人們帶來的幸福指數是很低的,我們就提出要拆散五一和十一兩個黃金周。
解說:
當年的節假日調整到底依據的是什么?方案調整研究組表示,他們曾經用召開座談會和進行問卷、電話調查等方式,包括像蔡繼明所帶領的課題組之內的全國各地有關部門,社會團體、專家學者和部分企業管理人員進行過溝通,在經過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論證比較后,才形成最終的方案。
蔡繼明:
其實有很多個方案,比如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也有方案,像中國社會科學院也有旅游研究中心。我們曾經走訪過全國假日辦,他們也說這個有不同的意見,國務院發改委權衡了各種意見之后,做出了一個相對來說折中的方案。
解說:
在2007新版節假日方案公布后,全國假日辦也曾首次通過網絡對新方案進行了民意調查,而從幾個主要的調查網站數據中我們發現,對于取消五一黃金周雖然當時有不少人持反對意見,但是贊同的卻基本都超過了60%,而對于新增的傳統節日和保留十一、春節長假,贊同的人幾乎是壓倒性的達80%左右,新方案得以順利實施。然而在過去四年多的時間里,已經實施的新方案還是不斷地引起爭論,面對有些繁瑣的調休制度和長假旅游一年比一年讓人頭疼的境況,全國假日辦在今天推出的網絡調查,是否是對法定節假日政策進一步調整的試探,對于政府最終決策究竟會有多大的影響?是否還應該通過更多的途徑去了解民意?
白巖松:
透過這次征求意見也能發現這樣的幾個特點,第一個針對春節的調休幾乎沒人有意見,因為那是我們文化的根,每個人都要回家,就這樣的一個根、一個回家,三個字足以讓大家只會覺得春節里休越長越好,休15天才是最棒的。接下來對十一有很多的說法,但是我們如此的批評它也說明我們是如此的依賴它。中國人現在真正的長假實在是太少了,我們井噴一般的旅游空洞現在沒有時間讓它釋放出來,所以面對未來節假日怎么安排,大有空間可為,也就是公眾的意見也會起到重要的作用,當然專家也會有他們的思考。
接下來連線一位專家,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的主任吳必虎。
吳主任,您好。
吳必虎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
巖松,你好。
白巖松:
首先先肯定假日辦征求公眾意見,這當然是一種巨大的進步,但是問卷本身是否存在缺陷?有改的空間沒有?
吳必虎:
我認為能想到問老百姓,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問卷本身有不少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說黃金周不滿,不滿的原因是什么?可以讓大家講。一個是黃金周太堵了,大家主要是這方面不滿,對增加或者恢復五一黃金周大家同意不同意,沒有問。另外還有其它的開放式的意見,比如說長假、三天小假如何調整等等,所以問卷本身確實有一些挖坑的感覺。
白巖松:
對,大家有的時候會覺得我自己被我自己累加起來的數據,反而被異化了。
吳必虎:
是的。
白巖松:
您覺得特別需要增加的選項是什么?
吳必虎:
我覺得特別需要增加的選項,第一是不滿的原因,我能猜測的就是堵。第二是恢復五一黃金周同意不同意,這個非常重要,中國現在基本情況休假需求遠遠大于假期供給,而增加供給政府不會吃虧,反而能夠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第三產業發展又是中國城鎮化主要的推動力,所以這個應該好好問一問。
白巖松:
我非常同意您的這個說法,尤其說到第三產業,但是我覺得它還是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國人發展到這個階段的時候,其實對休息、旅游這樣的一種欲望達到了一個新的臨界點,我們需要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您是否認為五一的這種長假應該去恢復?
吳必虎:
假日制度實際上涉及面非常廣,至少我能想到四個方面,第一,勞動者的休息和旅游權利要保障,政府要想方設法從制度上保障,剛才大家也看到,老百姓說都不能回家,所以必須通過國定的假日。中國城市化率超過50%,長假期間出去旅游的城市居民可能的市場規模達到6億人,人口基數非常大。第二,現在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在25000以上,國民長距離出行的經濟收入和支付意愿在增長。特別重要的一點,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當然是最好的辦法,像你說的骨感,所以保留十一長假、恢復五一長假是帶薪休假制度難以實現情況下的一種權宜之計,我們必須這么做。
白巖松:
有一點今天必須抬到臺面上了,乍一聽,中國人每年休假時間很多,115天,一共才365天,但是一去掉雙休日104天,節假日就剩11天,一下子顯得非常寒酸了。到了這一步,中國有沒有可能真正使我們去掉雙休日之外的假期,由11天變成13天或者15天,甚至更多呢?您覺得到沒到這個臨界點?
吳必虎:
已經到了,因為今年我們國家第一次出現第三產業的GDP比重超過了第二產業,標志著中國的社會發展產業結構已經到了第三產業為主導的時代,與其它國家相比,帶薪休假制度或者雙休日以外的休假制度,超過11天的國家非常多,很多國家在15天甚至20天左右,所以中國到了必要增加假期的時候了,這是一個時代發展的整體要求,我們各種政策做相應的調整,包括政府本身對假期的供給制度,以及對社會發展的推動正面作用要充分地顧及到,而不要覺得放假讓老百姓占便宜的感覺,不是的。
白巖松:
您個人認為最合理化整個改革建議是什么,給您20秒的思考時間,正好給觀眾提供一個信息。這次我們調查問卷中也有您對法定節假日安排有什么建議,不光是打對勾,有建議,在評論里留言只占44.94%,不過半。無建議的占到了55.06%,您有很多的建議一定也要在這兒表達出來,這樣的話假日辦也能夠看到大家的建議。
吳主任,請您回答我們剛才的問題,您的個人化建議。
吳必虎:
我個人化的建議,因為需求太大了,所以國家可以兩個長假,五一和國慶,從南方、北方的情況不同,授權各個省政府自己來制定第三個長假,能夠讓長假達到21天或者15天總的供給量,這個方案要經過網民以外的其他人征求意見,同時成立專家組進行研究,同時方案要交通、景區、旅游、勞動等部門的政策協同,最后把方案公布出來征求,一到兩個月的公示期,最后拿出方案,不要草草拿方案。
白巖松:
非常感謝吳主任給我們帶來的詳細解讀,我們再次強調這樣征求公眾意見非常好,但是動態的這種調整是能把它變得更好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同時要談論中國的這種休假,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治標上,更何況這樣的調查問卷恐怕有的時候標也很難去治,要從治本的角度去思考,中國到了今天是不是該給老百姓15天的假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