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塞北林場:構筑首都防風阻沙“綠色長城”
長城網張家口10月12日電(李宏)張家口地處首都北京的上風上水,是毗鄰北京的重要生態功能區和生態脆弱區,特別是沿壩地區平均海拔高出北京近1000米,有黑風口、獨石口等五大風口,是阻擋風沙侵襲首都的最后一道防線。從1999年開始,張家口市塞北林場承擔了京津風沙源“再造三個塞罕壩林場”工程項目,廣大干部職工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克服基礎條件差,樹木成活率低等重重困難,十四年來共計完成人工造林128.63萬畝、封山育林35.25萬畝,在東西綿延255公里、南北縱跨33公里的壩頭沿線構筑起一道為首都北京防風阻沙的綠色長城,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成功之路,為推動全市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做出了重要貢獻。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治沙造林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等榮譽,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綠色崛起,最基本的依托是保護生態,建設山川秀美的綠色家園 由于多種原因,張家口經濟長期欠發達,生態建設滯后,到1978年森林覆被率僅為7.8%,土壤沙化、水土流失嚴重。為了保障首都北京生態安全,從1979年開始,張家口在上級的支持下,先后實施了三北防護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首都周圍綠化、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等重大生態工程,京西北周邊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 面對生態“紅利”,張家口人深刻地意識到,生態是發展的“生命線”,張家口要發展,必須始終把生態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定不移地走綠色崛起之路。 1998年,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鄒家華經過在壩上實地調查后,做出在張家口、承德兩市“再造三個塞罕壩林場”的重要指示。1999年6月,張家口市塞北林場項目正式啟動。 這是一項規??涨暗纳鷳B建設工程,涉及赤城、崇禮、沽源、張北、萬全、尚義沿壩6縣的39個鄉鎮和8個國營林場,東西綿延255公里、南北縱跨33公里,總面積達到1500平方公里,占全市總土地面積的15.8%,總體規劃198萬畝,分三期完成。 面對艱巨的造林任務,塞北林場一班人想出了“先易后難,先吃肉,后啃骨頭”的辦法。一期工程啟動,首先在張北、崇禮、沽源、赤城四縣壩頭一線展開。東部與首都周圍綠化工程、豐寧千壩林場連成一體。西部則是以樺皮嶺為中心,向四周延伸,相互連接。二期工程擴張到尚義、萬全兩縣,以尚義縣城周圍和萬全207國道為重點,精心打造精品工程;三期連點成線,由線及面。同時將單一的造林規劃納入區域經濟發展目標中,圍繞公路主干線、重點工程、旅游景區建設布局工程項目,確保長遠規劃與近期目標有效地銜接。 在國家、省、市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塞北務林人以大無畏的攻堅克難精神,歷經14年的艱苦拼搏,硬是在荒山禿嶺上打造出南廠、西壩、南灘、冰山梁和樺皮嶺五個10萬畝工程區和獨石口、小梁底、韭菜溝、馬營、關底腦包山五個5萬畝工程區,完成新修林間道路建設677.67公里,設置防火線364.6公里,圍欄101.6萬米。栽植林木總量達到兩億多株,如果把人工林按一米的株距排開,可繞地球赤道5圈。 不辱使命,依靠科技和體制機制創新,創造綠色奇跡 “年年造林不見林”這是對壩上植樹造林的生動寫照。壩上地區干旱少雨,常規造林成活率極低。塞北林場的31個作業區大多無法連成一體,地塊狹小,溝壑縱深,土層很薄,水土流失嚴重,綠化難度極大。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塞北務林人在多年的摸爬滾打中,摸索出雨前整地、集水整地、看天植樹、多季造林、適地適樹的模式。春季,利用3—5月份干旱少雨、溫差較大的特點,推行水平溝整地和大魚鱗坑+水平溝相結合的匯聚徑流的整地方式,提高地溫、活化土壤、蓄積雨水夯實基礎。增加蓄水量。在雨熱同期的7—9月份,抓住一兩次有效降雨,立即組織力量運苗上山,集中栽植,成活率達到90%以上。同時,還大面積推廣容器苗培育、冷藏楊樹條造林、生根粉、保水劑、植物蒸騰抑制劑、趨避劑等新技術新產品,減少了苗木運輸和種植成本,延長了造林時間。據省林業規劃調查院抽樣調查,塞北林場工程合格率、保持率均在85%以上,達到部頒標準。2012年在代表河北省參加全國防沙治沙評比中榮獲第二名。科技興林模式得到國家林業局的肯定,并在西部干旱地區推廣。 塞北林場大多數宜林荒山屬集體所有,既不同于國有林場,也有別于鄉村集體林場,歸屬不清、權責不明、利益分配不合理等林業發展深層次問題日益顯現。為了確保林業建設的可持續推進,塞北林場決策者大膽創新,打破阻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在林業系統率先探索出了股份制造林、承包造林、合作造林、聯合造林、非公有制造林等五種造林新模式,激發廣大群眾和各種社會力量投身林業建設的積極性。其中,塞北林場總場以投資入股,分場以技術入股,鄉鎮以管理協調入股,工程區所在村以宜林荒山入股,收益按1:2:2:5分成的四級股份制造林面積達到107萬畝,占造林總面積的80%以上。“誰承包、誰造林、誰擁有、誰經營、誰受益”的非公有制造林模式也深受農民歡迎,僅沽源縣農民王文花、宋懷森等人就先后承包荒山造林7.6萬畝。 塞北林場項目啟動時,畝投資標準僅為140元,2010年提高到280元,在造林經費有限的情況下,為了順利完成任務。按照“嚴管林、慎用錢、質為先”的項目要求,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施工管理上,總場負責技術指導、制定方案、檢查驗收、下撥資金,分場負責工程實施、落實建設資金,實現了人權、事權與財權的有效分離。在資金管理上,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管理方法,把國家、省級、市級資金捆綁一起,統一調配、統一使用,層層監管,單獨建帳,保證所有資金全部用在工程建設上。在工程驗收上,成立專業驗收組,分三年驗收工程的成活率、保存率。三年后工程合格,下拔資金;沒達標的,經返工復驗合格,再付資金,嚴格的驗收有效提高了苗木成活率。 勇于擔當,苦干實干,鑄就塞北林場精神 十四年,沿壩地區演繹了從荒山禿嶺到林海碧波的變遷,對于塞北林場的303名干部職工來講,這十四年中凝聚了他們的青春、智慧、汗水甚至鮮血,凝聚了他們對綠色的渴望,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凝結成鋼鐵般的塞北林場精神。塞北林場精神的核心是勇于擔當、實干苦干。塞北林場的干部職工為了一個綠色的夢,憑著勇于擔當的創業精神,在冬天零下20℃的高寒塞北,啃窩頭、喝冷水、住馬架、睡窩棚。“五一”、“中秋”、“國慶”正是造林的黃金季節,為搶時間、爭進度、抓質量,他們放棄了與家人的團聚,摸爬滾打在山上,風吹雨淋在工地,當地老百姓親切地說他們是“開春時白面書生上山來,地凍茬干時黑頭羊下山去”。部分項目區位于大山深處,汽車只能開到山腳下,為了苗木成活,塞北林場的干部職工與施工隊一起不顧山高坡陡,常常是每人肩扛手提30多個容器苗,負重近百斤,爬坡上梁,每天往返十多公里。就是靠這種原始的勞作方式,硬是把2200萬株容器苗一棵棵地運到了人跡罕至的造林地塊。 塞北林場精神的支點是開拓創新、科學求實。造林是一門科學,塞北務林人始終堅持科學求實的思想路線,實現著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2002年,南場工程區第一年試種樟子松,為加快進度,大家連續30多天奮戰在一線,突降暴雨, 20多號人只能貓在汽車下避雨,最終塞北人證明了樟子松適合在壩上地區種植,并很快推廣到了其他林區。塞北務林人依靠科學技術,攻克了高寒地區引種、育苗、造林等技術難關,創造出看天植樹,就墑造林、冷藏楊樹插條造林、半隱藏式草方格治沙技術、三水造林等一個個技術新突破。在15年的發展歷程中,塞北林場曾經多次遭遇陣痛、陷入困境。但塞北林場人求新思變,不斷突破,五種造林機制的探索,貫穿項目建設始終的質量管理、資金管理和資源管理,促進林場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 塞北林場精神的基石是不計名利、無私奉獻。“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選擇了林業就是選擇了奉獻,就是選擇了清貧。塞北林場里的每一個人,背后都有一串感人的故事。塞北林場副場長程文秀28年堅守在造林一線,他犧牲了800多個節假日和休息日,被同事們稱做“工作狂”。2003年、2006年兩次在林區遭遇車禍,造成了胸椎、腰椎骨折,留下了抬不起胸、直不起腰的后遺癥。一路艱辛走來,終不改當初誓言錚錚。赤城分場護林員魏尚清,十多年如一日,堅持住吃在林區,常年巡回在山上,因事跡突出,2011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優秀護林員”稱號。 生態就是生產力,生態就是競爭力 走進塞北林場,滿目蒼翠,一道道線條明快、層次分明的工程林,覆蓋在綿延起伏的山巒之間。萬頃林海,波濤翻涌。到工程區考察過的國家、省領導對塞北林場項目都有一個共同的評價:工程規模之大,質量之高,為壩上近年來所罕見。 2012年以來,張家口市委提出了“兩步并作一步走,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以塞北林場為代表的生態工程營造出的巨大環境優勢,正是實現跨越趕超的底氣所在。 生態效益初步顯現。據計算,1畝森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釋放出49公斤氧氣,塞北林場150萬畝森林每年大約吸收二氧化碳1000萬噸,創造氧氣1400萬噸,形成的小氣候使項目區降水量也由當初的350毫米增加到目前的510毫米,大于5級以上大風天數減少15.4%,有效阻滯了內蒙古腹地的沙塵南侵,為京津地區構筑起一道堅實的綠色屏障,也成為當地環境改善的“綠肺”。今年前8個月,張家口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183天,占總天數的75.3%,在長江以北城市、特別是京津冀重點區域處于最好水平,“中國北方最美藍天”成為張家口最靚麗的一張名片。 經濟效益潛力巨大。塞北林場項目區內森林覆蓋率由最初的5%提高到現在的57%,林木總蓄積量達260萬立方米,森林資產總價值達100億元,已經給當地農民提供勞務、苗木等收入2億多元,培養林業技術人員200多名,苗木專業戶30余家,為項目區百姓實現綠色小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推廣“寬行距、密株距,中間留下打草地”的林草間作、林藥間作,所產的大量天然優質牧草除了滿足當地舍飼養殖需要外,還銷售到鄰近的蒙牛、伊利等乳業公司,每年為附近的農民增收近億元。 社會拉動效應明顯。環境容量決定發展空間。隨著塞北林場的建設,以此為依托的草原天路、樺皮嶺旅游區、崇禮滑雪旅游區等一批高檔旅游景區應運而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到張家口享受大自然。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增幅連續三年均在40%以上,今年1-8月份,該市旅游接待人數突破千萬人次,達到1034.8萬人次,同比增長43%。良好的生態環境提升了張家口對各種要素的集聚能力,中煤、沃爾沃、三一、國電、國投等眾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的落戶,進一步拉動了旅游服務、新型能源、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等特色主導產業轉型升級。 生態資源既是最大的后發優勢,也是發展的“生命線”。為了進一步放大生態優勢,從今年開始,該市將全力實施秀美山川和藍天碧水兩大工程,五年內繼續在沿壩區域實施生態工程533.24萬畝,使項目區內森林面積達到100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9.24%,形成南北兩條帶,中間一片網的“兩帶一網”的新型生態屏障格局。打造首都生態保障的升級版,建設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
關鍵詞:張家口,塞北林場,綠色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