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駐村工作組修致富路 幫幾代農民圓“小康夢”
長城網承德10月12日電(石崢 劉成飛 李呈祥 田伯興)“幾代人都實現不了的事,竟讓駐村工作組一年解決了,我不是在做夢吧?”興隆縣南天門鄉大洼村林果大戶恒振江聽說本村5.2公里路要修,像中了大獎一樣跳了起來。立刻把擱置多年的300畝果園重新拾掇起來,今年又新栽板栗等優質果樹8000余株。5年以后,2萬多株果樹可收益8萬元以上。 該村是省級貧困村,地處縣城南25公里處,無資源、無企業,該村公路是“磨石線”主干道,始建于抗日時期。全村僅有的家底是每戶零星的果樹。常年坑洼不平的路況,使這個村幾乎“與世隔絕”,物資無法外運,信息閉塞總錯過賣果的最佳時期,盼著來村收購的客商總是借機殺價。 “全村每年果品價格至少低于市場價10%以上,村里大部分青壯年只能外出務工。”村民恒振江說。 500多萬元的修路資金,對這個省級貧困村來講無異于天文數字,成了幾代人的奢望。修路,成了該村700多村民的最大“心病”。 2013年2月,基層建設年活動在燕趙大地風生水起,由省臺辦副主任郭若定為組長的駐村工作組幫扶大洼村。他們入村后第一件事,就讓村干部領著步行幾里路查看路況。“那天下著大雪,郭主任把眼鏡摘下不下50次擦上面的雪,腿腳都凍麻了”,村支書金玉說。 “這條路是通往外界唯一的‘金飄帶’,路不修,該村發展無從談起”。工作組找到該村的發展短板。 工作組從此開始了跑項目、引資金的征程,省臺辦吳主任也多次協調相關部門到村視察,縣領導和相關部門也經常與工作組商討修路資金問題,500多萬元的修路資金終于有了著落。在項目爭取、規劃設計、拆遷征占等過程中,工作組都是親力親為。 “為了研究修路前期設計、項目爭取、修路拆遷等工作,工作組每天都要開會到深夜。還要忙著入戶走訪、謀劃產業發展,我有時看著都心痛。”村支書金玉說,因為工作組的住處就安排在自己家,他最有發言權。 村民馮繼興身患腦血栓常年臥床不起,兒子腦供血不足經?;杳?,工作組入戶時為他帶去米面油和500元現金,先后看望貧困戶13戶;村小學年久失修,房頂瓦全部被風掀起,工作組協調相關單位籌資10多萬元進行修繕;工作組又協調省民宗廳籌資20萬元在大街小巷安裝路燈130盞;該村河壩去年被洪水沖毀,工作組又籌資30多萬元修護村護地壩500米;對20戶危房進行改造…… “別看是從省城下來的,沒啥架子,真是說真的、干實的!”很多村民有感而發:“工作組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我們也要盡點力呀”。 修道需占用村民馮文俊家半個院子,但他一分錢也沒多要;村民宋樹家院墻和6間廂房也要拆掉,但工作組找到他時他二話沒說;村民張子才在外務工,但修路要占他100棵果樹,他主動打電話讓工作組放心處理…..原計劃拆遷占地占樹半個月時間,僅用2天就全部完成。 “到時用出義務工的話盡管找我”、“施工隊修路到我家時我們負責管施工隊的飯”......村干部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這么低的補償標準,沒遇到任何阻力,沒引發一起補償糾紛。以前路不好,謀劃的項目也實現不了,如今可以甩開膀子大干了!”村支書金玉說。 擺在工作組案頭上的難題,歸根結底是發展上的難題。如何圍繞綠水青山挖“窮根”,是工作組的終極追求。工作組首先引導村民投資400萬元,建成百畝蔬菜大棚30個,已建成15個,其余的計劃9月底完工。還幫助該村投資300多萬元建200畝食用菌大棚,已開始建棚、壘壩、墊方等工程。 工作組還引導村民建起200畝三優蘋果園,將原有劣質果樹清走,統一栽植、管理、包裝、銷售。村民金龍家舍不得清走原來的300棵紅果樹,工作組親自上門做工作、算“經濟賬”,他終于答應無條件清走。 果園現已投入23萬元,栽植優質三優蘋果15000棵。每畝可收益6萬元,是其他果品收益的10倍以上。今年新栽各種果樹9.5萬棵。5年后,全村各種果樹將達到60萬棵以上。 為實現當地果品就地消化,工作組還計劃投資70萬元建果品加工廠1個,年可消化果品2000多噸,已將《可行性報告》上報省扶貧辦,又可解決60多人的就業問題。 公路修通后,該村成為連接十里畫廊和紅河漂流等旅游景點的樞紐,工作組又謀劃田園采摘、觀光垂釣、農家院等旅游經濟。計劃建采摘園4個,農家院5個。 “路暢百業興,以前村民守著青山綠水這個‘金飯碗’過窮日子,3年后我村將發展成為林果專業村和高效農業示范基地,農民人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足不出村就可全面奔小康”,村支書金玉說。 |
關鍵詞:興隆,基層建設年,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