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
不認識。
市民:
不知道。
市民:
華春瑩。
市民:
洪磊。
市民:
偶爾能在電視上看到,也沒太在意他們叫什么。
市民:
看臉會認識,但是具體名字可能不是很清楚。
解說:
為了更好的向公眾傳達政府聲音,國辦意見還明確規定,與宏觀經濟和民生關系密切,以及社會關注事項較多的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原則上每年應出席一次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或相關負責人至少每季度出席一次。國信辦主任蔡名照對此也表示,“這是政府新聞發布制度向剛性約束邁進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白巖松:
其實剛才有很多接受采訪的觀眾朋友說到華春瑩、洪磊等等,在我們的嚴格意義來算,并沒有把他們算在十年新聞發言人成長的道路上,為什么?因為中國外交部作為最早跟世界接軌的部門,中國最早的新聞發言人其實是在那誕生的,咱都不要往遠了說周恩來、龔鵬等等,改革開放之后,包括錢其琛等等都是這樣,但是因為他是跟世界接軌,因此,外事用了一種國際規則去辦。但是十年前的“非典”一下給了我們深刻的教訓,如果信息不能夠公開,給整個民族和這個社會以及時代帶來的威脅簡直太大了。所以,正是從那年開始,國務院新聞辦在中央以及國務院的支持下,開始了中國政府新聞發言人的培訓,我們稱其為“黃埔”一期和二期,像王旭明等等這些人,包括武和平都是屬于“黃埔”一期、二期的。因此,剛一開始大家的干勁都足,但是之后當然會遇到很多挑戰,而且其中也存在經驗不足等等。就像蔡名照剛才說的,很多的新聞發言人現在不敢說,不愿說,它是兩個原因構成的,第一個原因,有相當多的政府發言人,他是有這個熱情的,想說,但是別人會覺得,喲,你出風頭吧,干嗎呀,咱們這個部門憑什么總說,其它部門不也不說嗎。另外有的時候是常在河邊走就會濕鞋,容易出錯誤,領導可能就會批評他,擔的責任太大。另外一種不愿說、不敢說是看到王勇平不是在動車事故的時候出錯了,很多人指責。我們現在寧求無功,但求無過,因此,閉嘴最好。所以相當政府部門新聞發言人,你會發現后來就消失了一樣,蒸發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的公開和透明又需求他,因此,這一周出臺的《意見》簡直像久旱逢甘霖一樣。
我們來看看這里,這就跟很多人期待的,一定要用制度化的方式去推進它,讓不敢說、不愿說的人必須去說,因為有制度在這。我們看這個制度,這次意見強調,“與宏觀經濟和民生關系密切,以及社會關注事項較多的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原則上每年應出席一次國務院新聞辦的新聞發布會”。其實是說部長們,你應該一年有一次吧。“新聞發言人或者相關負責人至少每季度要出席一次”吧。雖然我覺得每季度并不解渴,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國務院各部委辦局以及各省、市、自治區的政府新聞發言人應該每個月開一次,并且向未來每半個月開一次去挺進。但是請注意,剛一開始每季度是針對從來不開新聞發布會的,要用制度化去約束他們,這是下限。我想很多部門不能夠只遵循國務院這個意見的下限吧?好了,你既然說一個季度開一回,我就一個季度開一回。我覺得還是事業要進步的,要去追求一個月一次,才更加靠譜。但是這個意見非常重要的值得贊一下的原因就是,這個制度化規定了,將使每一個新聞發言人,不管你多么不敢說,不愿說,是一種什么樣的心理,今后起碼下限,你每季度得說一回了。
來,回頭我們就看看這十年不容易走過來的道路。
解說:
現任語文出版社社長的王旭明,在很多人的腦海里,仍然對他在擔任教育部新聞發言人期間的言行舉止印象深刻。從2003年到2008年,王旭明做了五年的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經歷了100多場新聞發布會和上千次的記者采訪。作為當時國內比較有個性的發言人之一,他在任時的表現獲得過贊揚,也飽受過爭論。例如“中國教育成功論”、“教育滿意論”、“媒體無知論”,這些言論經常把他由新聞發言人變成新聞當事人。面對著各種非議,王旭明仍然在不斷的尋求發言人這個角色的創新,比如2007年,他在有關領導提議下,把新聞發布會現場搬到了田間地頭,而除了最普通的新聞發布會外,他還組織新聞采訪團到一線采訪,舉行新聞吹風會,做訪談節目,請網站直播新聞發布會。
王旭明時任教育部新聞發言人:
我自己在自己的工作實踐當中,確確實實感受到我們黨和政府有許多好的政策,但是這些好的政策實實在在地說,還有相當一部分停留在文件中,停留在會議里,停留在上下級的傳達程序上面。真正要進入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我覺得可能還要有相當的一批人專門來做這個工作。
解說:
把政府的政策切實的傳播出去,把政府的聲音及時的告知給公眾,這是一個政府部門的新聞發言人最根本的職責。1982年3月26號,沒有專門進行新聞發布的場地,70、80位中外記者就圍著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的錢其琛,進行了五分鐘的發布,而這次被認為是新中國首次有新聞發言人主持的會議。一直到2003年,一場“非典”,使得政府信息的及時披露成了刻不容緩的需求,那一年也成了中國新聞發布工作的轉折之年。
王國慶時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
原來我們很難,要請一個部委的負責同志來開發布會,打電話、去函,有的時候是求。但是“非典”完了以后逐漸發生了變化,不是我們去求,有很多情況是回過來了,要求我們開發布會。
解說:
2004年12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首次對外公布了62個部委,75名新聞發言人的聯系方式,當時的輿論認為,這是我國政府新聞發布制度邁上的新臺階。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頒布,同時,教育部、公安部、衛生部率先進行新聞發言人定點、定時、自主發布新聞,在過去十年里,這個制度已經進入了很多部門的常態化運行體系。
白巖松:
接下來我要連線王旭明。不過在連線王旭明之前,我要先說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王勇平。其實透過王勇平在新聞發布制度方面的一個探索,以及后來動車事故之后那個被飽受爭議的新聞發布會,包括我在節目當中也是批評,比如說他說“不管你們信不信,我是信了,高鐵技術是先進的”等等,當時我們的節目都在批評他??墒俏乙辉僖娬{,他就是在一個不該去他開新聞發布會的場所開了他的新聞發布會,準備不足,也說明了我們整個新聞發布的配套制度還并不成熟。當時這樣一個國人關注的災難性的事件,起碼應該是當時的鐵道部部長或者副部長去開這樣的新聞發布會,但是躲了,然后把王勇平在幾乎沒太準備的情況下推到發布會的現場,而他又不知道決策和背后很多道道,因此只能在那說、說、說。回頭一看,應該對王勇平那一瞬間的那種勇氣要贊嘆,說的內容要堅決批評,一個事是要分成兩個層面的。但是他為新聞發布的制度也是做出了相當多的貢獻。我想王旭明也會有這種感觸。開個玩笑,王旭明作為語文出版社社長,今天晚上其實應該看本臺的節目漢語聽寫大會,但是我想他心里更牽掛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前進。王旭明你好??吹搅藝鴦赵撼雠_的意見,我在想,你格外看重的是什么?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